【題目】我國“十一五”規劃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我國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所劃分功能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各區域都有一定的面積和范圍 B. 各區域內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 各區域間都有十分明確的界線 D. 各區域開發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樣
【2】這種劃分主要體現了區域間的
A. 整體性 B. 差異性 C. 開放性 D. 階段性
【3】下列區域中,屬于禁止開發區的是
A. 黃淮海平原 B.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C. 長江三角洲 D. 云貴高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10分)
茶花古道是以茶、馬為主要商品,以馬幫為主要運輸方式的古代商道。該商道分布在滇、川、藏等地區,沿途穿越高山、峽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愛好者計劃沿茶馬古道,靠站徒步古道游,體驗馬幫文化。
從文化體驗角度,指出他們應做的前期準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沼澤”作為一個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沼澤”濕地意義重大。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中國面積最大的沼澤區是()
A. 松嫩平原 B. 三江平原 C. 松遼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2】下列關于東北沼澤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沼澤是生態系統②沼澤是蓄水池,也是水地 ③沼澤可緩和氣溫的日變化、年變化④應有計劃地開發利用東北沼澤,以擴大耕地面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瓦盧為南太平洋島國。資源匱乏,土地貧瘠,只有少數植物可以生長,幾乎沒有天然資源。由于地勢極低,近年來持續上升的氣溫和海平面嚴重威脅著圖瓦盧,使這個國家面臨國土沉入海底的危險。2001年11月圖瓦盧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該國居民將逐步撤離,舉國遷移至新西蘭。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瓦盧人口合理容量
A. 是該國可供養的最大人口數 B. 總是小于環境承載力
C. 與環境承載力相同 D. 總是大于環境承載力
【2】圖瓦盧舉國遷移到新西蘭的主要原因是
A. 社會文化因素變化 B. 政治因素變化
C. 生態環境因素變化 D. 經濟因素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4 ℃—5.8 ℃,約是20世紀升溫幅度的2—10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氣候變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可能有
①冰川退縮 ②凍土融化 ③氣候更加適宜生物生長,各地動植物數量增加 ④災害性天氣減少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④
【2】全球變暖對農業的影響可表現為
A. 南半球農作物的分布向北移
B. 我國東北地區的水稻種植面積將會擴大
C. 農業生產活動受到病蟲害危害的范圍會明顯減小
D. 安徽南部地區可能會出現大面積蘋果樹種植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珠江三角洲目前形成了以廣州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在內的城市群。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的變化是( )
A. 第一、第三產業都上升
B. 第一產業上升,第三產業下降
C. 第一、第二產業都上升
D. 第一產業下降,第三產業上升
【2】推動珠江三角洲近些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當地優越的地形和氣候條件
B.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增長
C. 大量來自內地流動人口的涌入
D. 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工業化進程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蔬菜速遞是指客戶通過網絡訂購蔬菜,企業根據客戶所在城市,安排所在城市的連鎖店直接把蔬菜送到客戶家里,是蔬菜銷售的新形式。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與傳統銷售相比,蔬菜速遞對菜農的影響不包括( )
A.改進種植技術
B.減少生產投入
C.擴大銷售市場
D.調整生產品種
(2)為提高配送效率,連鎖店計劃將訂單分區處理派送,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數字地球
B.遙感
C.全球定位系統
D.地理信息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資源詛咒”多指與礦業資源相關的經濟社會問題。豐富的自然資源可能是經濟發展的詛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數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比那些資源稀缺的國家增長的更慢。經濟學家將原因歸結為貿易備件的惡化、荷蘭病(北海石油依賴癥)或人力資本的投資不足等,主要由對某種相對豐富的資源的過分依賴導致。在全球經濟增速低速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巴西、南非、沙特等資源型國家仍在艱難地探索轉型道路,以破解資源依賴引發的國內經濟社會問題。回答下面小題。
【1】推斷巴西、南非、沙特“資源詛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資源過度開采加劇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 B. 經濟結構缺陷導致發展動力不足
C. 有足夠資金投資于人力資源和技術 D. 資源開發成本較高,國際競爭力弱
【2】破解“資源詛咒”最合理的措施是
A. 進行產業轉型,加大教育投入 B. 擴大資源生產規模,充分發揮資源優勢
C. 優化生態環境建設,防止污染 D. 保護本國資源,從國外進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國家地理》根據富饒的程度、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程度等,評出我國10大“新天府”,長江中下游平原----蘇北平原名列其中。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
①灌溉與泄洪工程建設改善了自然條件②大面積使用化肥、農藥提高了糧食產量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開采利用地下水④高產穩產農田建設提高了土地生產力
⑤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