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維持一家企業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數稱為門檻人口,當企業銷售范圍大于需求門檻越多時,其盈利越多。下圖是某地區同一類型四間百貨公司的需求門檻和銷售范圍之間的關系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依據贏利多少,四公司贏利
A.A>B>C>DB.B>C>A>D
C.D>B>C>AD.C>A>D>B
【2】本地區能容納這種類型的百貨公司合理數量是
A.4間B.3間C.2間D.1間
【答案】
【1】C
【2】B
【解析】
該組題主要考查中心地理論。
【1】結合材料提示:當企業銷售范圍大于需求門檻越多時,其盈利越多。據圖所示,D銷售范圍大,需求門檻低,因此盈利最多;A銷售范圍最小而且需求門檻最高,因此盈利最少;B、C銷售范圍相差不大,但B需求門檻較C低,因此盈利比C高。故該題正確選項為C。
【2】根據上題A銷售范圍最小而需求門檻最高,因此贏利最少,不適合在該地區經營這種類型的百貨公司,B、C、D在該區域的銷售范圍較大,可以在此地布局,故B正確。
本題需要仔細看圖并搞清需求門檻和銷售范圍的含義,以及兩者對贏利的影響。需求門檻越低,銷售范圍越廣,越容易獲利。該題難度一般。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基律納是瑞典北部的一座旅游城市,這里人口不多,但是在山丘間建立著一座座現代化的度假中心,每年圣誕節前后有大量游客來此觀光旅游。
說明在圣誕節前后該地吸引大量游客來此旅游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城鎮人口與鄉村人口數量變化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該地圖示時期城市人口與發展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
A.1978年鄉村人口比重最低B.1990年之后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C.2000年城鎮人口比重超50%D.2000年以來城市化速度加快
【2】城市化對城市水循環產生了重要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不透水面積增加,使蒸發量下降B.地表植被減少,使下滲量增加
C.城市熱島效應,使降水量減少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徑流量減少
【3】針對該地城市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宜采取的措施是( )
①大規模興建新城和衛星城 ②合理規劃城市道路網 ③大力發展重化工業 ④加強城市綠化建設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我國某省區三大產業產值比重與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圖,其中①代表第二產業產值比重的變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③代表第三產業產值比重的變化,④代表第一產業產值比重的變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曲線變化反映出該省區的城市化發展特點是( )
A.與發達國家相比,城市化水平較高
B.城市化發展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協調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長與第二產業發展同步
D.20世紀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2】該省區的第一產業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使耕地大大減少
B.農業生產水平落后,產出少
C.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農業經濟不發達
D.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日漸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蒙內鐵路(蒙巴薩港-內羅畢)是東非鐵路網的起始段,連接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和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港,全長480公里.蒙內鐵路正線采用單線,為內燃機系統,設計客運時速120公里、貨運時速80公里;設計運力2500萬噸,采用中國國鐵一級標準進行設計施工。遠期規劃,連接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和南蘇丹等東非6國。蒙內鐵路是中國幫助肯尼亞修建的一條全線采用中國標準的標軌鐵路,是肯尼亞獨立以來的最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肯尼亞實現2030年國家發展愿景的“旗艦工程”,于2014年9月開工,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車。
材料二蒙內鐵路位置圖(左圖)和內一羅畢氣候資料圖(右圖)
(1)描述內羅畢的氣候特點,并分析原因。
(2)根據圖文材料,分析建設蒙內鐵路的主要困難。
(3)說明建設蒙內鐵路對中肯兩國的重要社會經濟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塞罕壩地處內蒙古高原南攀,位于河北省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海拔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是灤河的水源地二塞罕壩曾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清朝末年,由于過度的砍伐、連年的山火等原因,賽罕壩逐漸形成“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高丘。下圖為塞罕壩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1962年國家成立塞罕壩機械林場,歷經半個世紀,壩上“三代人”用青春和汗水營造了以落葉松、樟子松和云衫為主要樹種的萬頃林海,這些樹種抗寒、喜光、根系發達,生長期對土壤要求較高,但過濕的粘性土壤不利于其發展。如今,塞罕壩森林、草原、濕地景觀再現,荒涼高丘再度變成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材料三左圖為塞罕壩林海景觀圖(左圖);右圖為塞罕壩濕地景觀圖(右圖).
(1)連年山火是塞罕壩生態破壞的重要原因,試分析山火頻發的季節及引發山火的自然原因?
(2)根據材料分析落葉松等三種樹木能在塞罕壩大面積種植的原因?
(3)簡析塞罕壩形成高原濕地的條件?
(4)從生態效益角度說明如今的塞罕壩就是“金山銀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非洲大陸局部區域某月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R地的氣溫最可能是( )
A. 16 ℃ B. 20 ℃
C. 23 ℃ D. 26 ℃
【2】圖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人口和勞動力人口增長率變化(含預測)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勞動力人口最大值出現的時間段是( )
A. 1986-1990年B. 2016-2020年
C. 2020-2025年D. 2026-2030年
【2】據圖推測,2036-2040年我國的人口狀況為( )
A. 人口總量逐年下降B. 人口出生率低C. 勞動力嚴重過剩D. 老齡化現象趨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