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季風區水稻的種植約有7000年的歷史,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所產稻米占世界稻米總產量的絕大部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家.水稻種植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勞動強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勞動來精耕細作,東亞、東南亞、南亞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水稻單產高,亞洲水稻種植區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人均耕地少,故在這里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
解答 解:(1)此題屬于基礎題,要求學生注意課本的基礎知識,由于氣候等原因,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其特點是小農經營;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由于經濟因素,日本除外)、水利工程量大等特點.
(2)由題中圖可以看出,丙國是日本,農業人口老齡化對該地區農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農業勞動力不足,影響農業生產.
(3)此題在于考查工業區位條件分析,根據課本學生掌握魯爾區發展的條件:豐富的煤炭資源、豐富的水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靠近市場、近法國的鐵礦區.根據所學知識,判斷甲為我國遼中南工業基地(傳統工業基地),乙為京津唐工業基地,而我國的遼中南工業基地的發展條件:豐富的煤鐵資源,交通便利等,但水資源不足.
(4)此題考查產業轉移的相關知識,學生必須從材料中分析,箭頭由北京指向其他城市-發達地區到欠發達地區;由西向東-內陸向沿海轉移;工業類型-遷出的多為重工業,占地大,污染重,運輸量大(近鐵路).
故答案為:(1)季風水田農業;低.
(2)農業勞動力不足.
(3)甲;魯爾區發展的條件:豐富的煤炭資源、豐富的水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靠近市場、近法國的鐵礦區;我國的遼中南工業基地的發展條件:豐富的煤鐵資源,交通便利等,但水資源不足.
(4)特征:發達地區到欠發達地區;內陸向沿海轉移;遷出的多為重工業,占地大,污染重,運輸量大(近鐵路).
點評 本題以區域工農業生產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成因、產業轉移及影響.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臺風來臨前搬走窗口等處的花盆 | B. | 大風雨就近在臨時建筑物旁躲避 | ||
C. | 臺風來臨前準備好必要的應急物品 | D. | 臺風中心剛過,仍需留在安全地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合理開發和提取地下水 | B. | 修筑水庫蓄積河水 | ||
C. |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 D. | 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業用水灌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