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讀某城市A~I各地區2004年人口變動示意圖。人口遷移差額率=(人口遷入數-人口遷出數)/人口總數*1000‰,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該城市A城區人口變動情況
。(2分)
分析A城區人口遷移主要原因:
。(3分)
(2)在A—I的各城區中,人口數量增長最快的是 城區(1分);人口總數基本不變的是 城區(1分),判斷依據是
。(1分)
(3)A是該城的中心商務區,下圖abcd四條曲線能反映A區人口日變化特點的是 曲線。(1分)
(4)城市的迅速發展會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并對自然環境各要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工業廢渣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土地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城市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如生物、氣溫、降水、地下水)等其他要素的不良影響還有哪些表現?(3分)
(1)人口以遷出為主(遷出大于遷入或人口遷移差額率為-15‰)(1分),
人口自然增長很低(1分)。其主要原因是:老城區環境惡化(或郊區、鄉村環境較清新)
(1分);老城區交通擁擠(1分);老城區地價昂貴(郊區地價低)(1分);郊區、鄉村、
小城鎮環境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1分);城鄉交通運輸的通達性不斷增強(1分) (每
答一點1分,共3分)
(2)I(1分) B (1分) 自然增長率和人口遷移差額率相抵消(1分)
(3)D(1分)(因為A是商業區,半夜后人流明顯減少)
(4)①城市建筑面積擴大減少了生物多樣性 ②溫室氣體排放多,出現“熱島”現象 ③煙塵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霧天氣(或城市多酸雨) ④減少降水對地下水的補給(或造成對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和污染) (每答一點1分,共3分)
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山東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69
讀某城市A~I各地區2004年人口變動示意圖。
人口遷移差額率=(人口遷入數-人口遷出數)/人口總數×1000‰,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該城市A城區人口變動情況________。
分析A城區人口遷移主要原因。________。
(2)在A-I的各城區中,人口數量增長最快的是________城區。
人口總數基本不變的是________城區,判斷依據是________。
(3)A是該城的中心商務區,下圖abcd四條曲線能反映A區人口日變化特點的是________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某城市略圖和該城市各地區2005年人口變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造成該城市人口變動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A—I的各城區中,人口不斷減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
⑶A是該城的中心商務區,圖15中能反映A區人口日變化特點的是 ___曲線。
⑷簡述A地區城市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
⑸若該城市位于我國東南沿海,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多選,2分)
A.D石油化工城 B.G鋼鐵工業城
C.B紡織工業城 D.F微電子工業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溫州市白鹿外國語高級中學2010年第二次高中會考適應性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讀某城市略圖和該城市各地區2005年人口變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⑴造成該城市人口變動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在A—I的各城區中,人口不斷減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2分)
⑶A是該城的中心商務區,圖15中能反映A區人口日變化特點的是 ___曲線。(1分)
⑷簡述A地區城市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3分)
⑸若該城市位于我國東南沿海,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多選,2分)
A.D石油化工城 | B.G鋼鐵工業城 |
C.B紡織工業城 | D.F微電子工業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山東省濰坊市三縣高一下學期期末聯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2分)讀某城市A~I各地區2004年人口變動示意圖。人口遷移差額率=(人口遷入數-人口遷出數)/人口總數*1000‰,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該城市A城區人口變動情況
。(2分)
分析A城區人口遷移主要原因:
。(3分)
(2)在A—I的各城區中,人口數量增長最快的是 城區(1分);人口總數基本不變的是 城區(1分),判斷依據是
。(1分)
(3)A是該城的中心商務區,下圖abcd四條曲線能反映A區人口日變化特點的是 曲線。(1分)
(4)城市的迅速發展會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并對自然環境各要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工業廢渣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土地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城市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如生物、氣溫、降水、地下水)等其他要素的不良影響還有哪些表現?(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