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首先確定區域的位置,位于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氣候為季風氣候,圖形中圖例包含的信息量較大,要仔細分析,區域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特征的解讀是關鍵.
解答 解:(1)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從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汛期、結冰期、水能資源等方面來分析.該河流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某一條河流,為季風氣候區的外流河,所以流量較大,流量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汛期出現在夏季;無結冰期;流域西北部城市較少,說明落差較大,水能資源比較豐富等.
(2)本題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據圖不難得出該流域城市多沿河、沿鐵路分布;西北部、中部較少,東南部較多.
(3)圖示區域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且圖中有水電站分布,說明圖示區域地勢起伏較大,加上該區域因生活用能缺乏而大量砍伐薪柴,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會導致河流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淤塞河道,降低泄洪能力,易引發洪澇災害,影響航運.
(4)根據該流域的位置,可從地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豐富、交通便利等方面分析.城市一般分布于地勢平坦、水源豐富、交通便利、農業發展條件優越的地區.圖示區域東南部位于沿海,地勢平坦;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豐沛;圖中有多處港口和鐵路線,海陸交通便利.
故答案為:(1)流量較大;流量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汛期出現在夏季;落差較大,水能資源比較豐富;無結冰期等.
(2)多沿河、沿鐵路分布;西北部、中部較少,東南部較多.
(3)水土流失 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易引發洪澇災害,影響航運.
(4)東南部地勢平坦,降水豐沛,海陸交通便利.
點評 難度適中,以東南沿海某一流域為背景,本題考查流域開發的水文特征、流域的開發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解題的關鍵是從材料與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代表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 | B. | a→b→c是大氣的增溫過程 | ||
C. | 水汽能強烈吸收b代表的輻射 | D. | c代表的輻射與天氣狀況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循環的過程 | |
B. | 控制④環節的人類活動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之一 | |
C. | ⑤環節循環速度如果加快,可以減緩碳排放的速度 | |
D. | ①-⑥環節揭示了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影響,是差異性的表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華東地區能源短缺,電力缺口大 | B. | 位于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 | ||
C. | 徑流量大且季節變化大 | D. | 地質條件穩定,適于建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