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攀枝花市位于我國四川省境內的金沙江畔,河谷海拔1000~2000多米,河谷內有上百家選礦、煉鋼、化工等企業,城市也是根據資源分布進行沿江布局,工礦企業與城市生活區交織混雜。攀枝花開發初期的理念是“先生產,后生活”,環保措施缺失,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各部門的職責不清,企業監管困難,各工業區域廢氣升空,鋼渣棄土直排下江,谷地內長期煙霧彌漫、氣味刺鼻、河流變色。近年來,攀枝花市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總體有所改善,但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的綜合影響,環境問題仍然嚴峻。圖示意攀枝花地理位置和周邊地區地形狀況。
分析攀枝花市環境污染嚴重的原因。
【答案】重工業企業多,與城市混雜著沿江分布,污染源多、集中,工業和生活排放量大;環保措施缺失,排放不達標;政府監管不到位,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地處亞熱帶干熱河谷,谷地狹窄,環境容量小;河谷地區,地形封閉,容易出現逆溫,污染不易擴散。
【解析】
本題考查環境污染嚴重的影響因素,結合材料文字及示意圖不難解答。
材料信息非常豐富,根據“河谷內有上百家選礦、煉鋼、化工等企業”、“沿江布局,工礦企業與城市生活區交織混雜”、“開發初期的理念”、“環保措施缺失,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各部門職責不清,企業監管困難”等信息可推測人為原因有工業和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環保措施缺失、排放不達標、政府監管不到位、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等。根據“金沙江畔,河谷海拔1000~2000多米”文字信息,結合攀枝花市的位置和地形圖可知,攀枝花地處亞熱帶,谷地狹窄,氣候干旱,環境容量小,環境自凈能力弱;河谷地區,地形封閉,污染物不易擴散,且容易出現逆溫,污染不易擴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不同社會階段資源利用示意圖,圖中序號表示智力資源、礦產資源、空間資源(區位條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序號與資源類型配對正確的一組是
A.①智力資源②礦產資源B.②礦產資源③智力資源
C.②空間資源③智力資源D.①空間資源③礦產資源
【2】工業社會階段,曲線①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資源消耗總量不斷增加B.資源種類增多,利用率提高
C.勞動力數量增多,素質提高D.礦產和交通條件的影響程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自古以來,塔里木河滋養著沿岸大大小小的綠洲。21世紀以來,為了提高塔里木河河水的利用率,農業生產中大力推廣微噴灌、滴灌等技術。據專家測算,一畝棉花的生長需要灌溉用水353立方米,但實際用水量是每畝487立方米。久而久之,在作物根系區邊緣的地表,發現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物質。下圖示意作物滴灌區周圍環境,圖中數碼表示相關的自然過程。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相比漫灌,滴灌通過削減一些自然過程而使得用水效率更高,這些自然過程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推測作物根系區周圍的白色物質直接來源于( )
A.土壤顆粒B.基巖風化C.大氣D.地下水
【3】每畝棉花的實際用水量高于棉花生長所需的灌溉用水量,這是圖為( )
A.形成地表徑流排走B.淋溶洗鹽用水
C.應對干旱的儲備水源D.灌溉過程中的浪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近幾十年來,水資源不足已危及許多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生存,成為全球性問題之一。下圖示意某地區都分水循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大型水庫建成后,対該地區的影響有( )
A. 庫區周邊空氣濕度增加 B. 水庫下游河流徑流量變化幅度增大
C. 調節水資源的時空分配 D. 水庫上游地區徑流量明顯減少
【2】全球性水資源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
A. 總量嚴重不足 B. 工農業用水量加大
C. 時空分布不均 D. 水污染、浪費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黃海南部的沙洲群是世界上而積最大的輻射狀沙洲群,是黃海西南部淺海內陸架的一種特殊巨型沉積地貌。南黃海輻射沙洲地區擁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輻聚輻散潮流體系。高潮時,沙脊頂上流速較小,作為潮汐通道的沙槽底層流速大,每日兩次的潮起潮落,塑造著沙洲的形態,形成了“巨形折扇”般的輻射沙洲群奇觀,如圖。
今年七月,位于沙洲群中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震成為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一望無際的濕地灘涂是全球大量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這里的漁業和水產資源豐富,被譽為經濟貝類的基因庫。本次申遺,這一地區正是以其杰出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價值,贏得了世界遺產評委的青睞。
(1)結合材科,分析沙洲群形成輻射狀“巨型折扇”奇觀的原因。
(2)結合材料,分析南黃海輻射沙洲群成為各種海洋生物和候鳥棲息繁衍地的有利自然條件。
(3)除漁業和水產資源外,從自然角度分析黃海南部沙洲群還可以開發的自然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組織學生去浙江省某山區進行夏令營活動,需要借助等高線地形圖完成相應的活動安排與設計。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該區域地理事象的判讀,認識正確的是
A.在活動期間搭帳篷宿營最合適的是③地
B.河道彎曲,河流湍急
C.陡崖的相對高度不超過120米
D.山體險峻,坡陡谷深
【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當地環境特點的是
A.穿行在漫山遍野的茶樹間B.狂風暴雨席卷當地
C.河岸不時崩塌,河水中夾雜大量泥沙D.大片的竹林中隱藏著農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問題。
(1)這一天為北半球的____節氣,圖中晨昏線為_____((晨、昏)線。
(2)此時 G地的地方時是____時。若圖中 A地所在經線的經度為0°,則 40°W此時的地方時是____,區時是____
(3)圖中 C、E、F、G四點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角速度大小關系是_____。
(4)這一天 A 地_____時日出,晝長有_____ 小 時。C地____ 時日落, 夜長有_____ 小 時。
(5)這一天,G地正午太陽高度為_____ , E地正午太陽高度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我國某區域地貌景觀和地質剖面圖,回答下面各題。
【1】【1】有關圖中地貌的成因,正確的是( )
A. 圖中地貌的形成主要與外力作用有關
B. 圖中地貌的形成主要與板塊張裂有關
C. 甲、乙兩座山脈的形成原因相同
D. 丙河流的形成與斷層處巖體破碎有關
【2】【2】上圖中( )
A. ①處為良好的儲水構造 B. ②處可能形成于干旱環境
C. ③處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 形成時間順序為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非洲中北部區域農業地帶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的區域體現了地理信息的那些特征 ( )
①具有一定的界線 ②區域之間有相似性 ③每個農業帶均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④區域之間有明確的聯系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甲地區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產區,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A. 光照 B. 熱量 C. 水源 D. 土壤
【3】該圖的地理事物在在空間上的分布表現為 ( )
A. 面 B. 線 C. 網絡 D. 島
【4】圖中大部分區域的產業比重最可能呈現________格局
A. 一 二 三 B. 三 二 一 C. 三 一 二 D. 二 三 一
【5】我國在非洲中北部投資優先選擇的產業類型是 ( )
A. 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 B. 勞動力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
C. 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 D. 技術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