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一直為人口遷入區的是
A. 歐洲、南美洲B. 西歐、西亞C. 北美洲、大洋洲D. 東南亞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南亞地區地形圖(圖甲)和印度氣候資料統計圖(圖乙)
(1)據圖乙指出印度降水量的特征,并分析全年最高月均溫出現在5月的主要原因。
(2)印度河(圖甲中①河)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水源。指出印度河的徑流量及季節變化特征,并從河水補給的角度說明成因。
(3)從內、外力作用角度,簡述寶石富集于沖積層的過程。
(4)分析K市發展寶石貿易的優勢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歐洲傳統工業呈“香蕉帶”分布。隨著歐盟東擴和制造業向東轉移,這一工業帶成了“金足球”形狀。下圖為歐洲經濟空間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促使歐洲制造業向東轉移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才向東流動 B. 尋求完善的配套設施
C. 降低生產成本 D. 受高科技產業的吸引
【2】制造業轉移后,“香蕉帶”會
A. 增加勞動力需求 B. 向東遷移研發中心
C. 制約制造業發展 D. 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某城市規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中工業區布局合理,則該地主導風向最有可能是。
(2)該市擬在①、②、③三處布局服裝廠、水泥廠和軟件園,你認為③處應該布局;②處應該布局;①處應該布局。
(3)工業企業向工業區集聚,這有利于企業 。
(4)乙、丙兩個商業區中,其布局最能體現市場最優原則的是。
(5)從礦產資源角度來看,甲處布局鋼鐵企業的有利條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某年赴蘇州旅游的外地游客相關數據統計表。讀表,完成下面小題。
【1】從表中可以看出,赴蘇州旅游的外地游客特點是
A. 多長途、長期游客 B. 多短期、短途游客
C. 多短期、長途游客 D. 多長途、短期游客
【2】以下為蘇州景區中的兩處景觀,這兩處景觀共同的旅游價值是
A. 美學價值、經濟價值 B. 經濟價值、歷史文化價值
C. 經濟價值、科學價值 D. 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工廠”是指為世界市場大規模提供工業品的生產制造基地,“世界工廠”隨著世界產業轉移不斷變化。下圖示意“世界工廠”的地理位置變化。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20世紀60年代之后,中國香港和臺灣、新加坡、韓國迅速崛起替代日本,發展成為“世界工廠”,這使日本
A. 產業結構升級 B. 就業狀況明顯改善
C. 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大量外遷 D. 環境污染狀況明顯加劇
【2】目前我國東部地帶部分低端產業有向東南亞轉移、部分高端產業回流歐美的趨勢。針對這一現象,我國應采取的應對措施是
A. 東部地帶推出更大優惠政策,留住轉出產業
B. 東部地帶加大技術創新,加強產業升級
C. 中西部地區加大技術創新,承接高端產業轉移
D. 中西部地帶降低生產成本,承接高端產業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二分二至日和全年昆明市(25°N,102°45′E)豎直墻面不同方位上單位面積接受太陽輻射量的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南墻接受年太陽輻射總量小于東南墻和西南墻,因為太陽照射南墻時,當地( )
A. 日照時間短 B. 多陰雨天氣 C. 太陽高度小 D. 太陽高度大
【2】圖中甲、乙、丙、丁四條曲線依次表示( )
A. 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 B. 冬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夏至日
C. 夏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冬至日 D. 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山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已知該地多巖崩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最易發生泥石流災害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游客小明隨隊在該山區旅游時不慎迷失方向,大隊人馬在山頂H處等候,當小明位于A,B,C,D四點中的何點時,才可能被大隊人馬直接觀測到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
【3】若將該圖比例尺放大一倍,則新圖的
A. 比例尺為1:200000
B. 圖幅面積為原圖的4倍
C. 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為原圖的一倍表示的范圍擴大一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