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未來的農業生產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術,農民首先可定期獲得農田長勢的影像資料,再經過系統分析,最后把殺蟲劑、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農田,從而減少污染、提高產量。依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這一過程中,依次使用的技術是
A. GP-SRS-GIS B. RS-GPS-GIS C. GIS-RS-GPS D. RS-GIS-GPS
【2】“土地利用信息數據庫”在數字城市規劃中不能直接用于
A.分析應急避難場所數量 B.確定市區停車場的規模
C.決策公交線路合理布局 D.統計城市流動人口數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棕地是指廢棄或半廢棄的前工業和商業用地與設施。德國東北部的盧薩蒂亞地區,1~2世紀采礦業發展迅速,20世紀90年代礦區紛紛關閉,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國對該地區進行棕地整治——回填礦坑,恢復森林,建設人工湖,開發新型居住區,發展工業旅游。
據此完成下題。
下列城市中,最適合推廣盧薩蒂亞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A.甘肅玉門B.福建廈門
C.遼寧鞍山D.湖北武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表示影響四個區域經濟發展的區位因素(★的多少表示優勢的大。绻膫區域分別是黑龍江、上海、香港和四川,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①是香港,交通位置好;國際大都市,信息通達
B. ②是黑龍江,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較落后
C. ③是四川,幽人口大量外出打工,勞動力資源缺乏
D. ④是上海,除自然資源缺乏外,其他發展經濟的條件部比較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毕铝杏^點與此相似的是
A.“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
B.“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C.“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D.“天為君而覆露之,地為臣而持載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生態環境問題分布統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環境問題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樣性減少
【2】為了避免該生態環境問題在我國西北地區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積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
B.引水灌溉,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C.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D.種植牧草,嚴控放牧規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地球大氣對流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②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③低緯地區厚度小于高緯地區;
④天氣現象復雜多變。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l)圖中陰影部分表示____,計算方法是________。
(2)圖中處于人口增長模式傳統型階段的是____;目前按經濟發展水平,____國家和地區從總體上看應屬于該類型。
(3)圖中人口死亡率不斷下降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圖中人口年齡結構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緩慢的是階段____。
(5)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已接近____型,即處于圖中____階段向____階段轉變的過程。這種轉變主要是因為我國大力開展____工作而取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廣東省某重點中學教學樓(部分)的頂層示意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教室以采光好、強光不直接射入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條件的是
A. 教室1 B. 教室2 C. 教室3 D. 教室4
【2】當教室4正午屋內地面光照面積不斷增大時,下列敘述可信的是
①該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減小 ②該地肯定晝短夜長
③該地晝不斷縮短 ④太陽直射點向南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