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吉林市(下圖)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東北地區重要旅游城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東,距省會長春124千米,是“霧凇之都”。吉林霧凇是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每年12月下旬到翌年2月是觀賞吉林霧凇的最佳時節,從豐滿水電站到吉林市區的沿江兩岸經常集中出現霧凇。霧凇俗稱樹掛,是過冷水滴(溫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樣低于凍結溫度的物體時形成的。
分析吉林松花江沿岸出現十里霧凇的地理條件,并說明吉林市開發“霧凇冰雪節”的有利條件。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西電東送示意圖,回答問題
(1)北、中、南三條送電線路的終點分別是( )
A.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
B.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
C.京津唐、遼中南、滬寧杭
D.遼中南、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北路送電線路輸送的主要是火電。它將煤炭資源轉化成電能輸出,這種能量輸送方式與過去傳統的輸送方式相比,對經濟和環境有哪些有利之處?
(3)為了緩解東部地區電力供應緊缺的狀況,除了西電東送,試提出其他3—4個解決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一:新疆是我國是我國最大的商品棉生產基地,種植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近年來,每至棉花收獲季節,數十萬外地民工前來這里采摘棉花。
資料二:本區域充分利用油氣資源,積極推進庫爾勒-庫車-阿克蘇石油天然氣化工帶的形成,促進和帶動經濟快速發展。
(1)說明該區域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
(2)列舉該區域過度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對區域環境的影響。
(3)簡要評價該區域油氣資源開發的條件。
(4)說出圖中綠洲分布的特點,并指出其農業發展過程中要注重防止可能出現哪些生態環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序號(字母)代表的板塊名稱、板塊邊界類型。
板塊名稱:②________,④________,③________,⑤________;
板塊邊界類型:A________,B________。
(2)從板塊運動角度分析太平洋與大西洋面積的變化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包蘭鐵路(1958年建成通車)在寧夏中衛和干塘之間經過騰格里沙漠邊緣,建成初期,鐵路深受風沙危害,當地人民在沿線的流動沙丘上利用麥草等材料扎設方格狀沙障,形成以麥草方格沙生植物為主的"五帶一體"固沙防護體系,在鐵路沿線建起綠色屏障,至今已安全暢通40多年。沙坡頭的治沙模式成功后,特殊的自然景觀和著名的治沙成果吸引大量游客,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寧夏游必去景點之一。右圖示意包蘭鐵路經過騰格里沙漠和沙坡頭的位置。
(1)推斷造成沙坡頭風沙災害的風向,并說明理由。
(2)簡述風沙對包蘭鐵路沙坡頭段的危害。
(3)說明大面積扎設草方格沙障能有效減少風沙災害的原因。
(4)說明沙坡頭固沙防護體系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半球洋流模式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d表示________(寒流或暖流),其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是
(2)若在太平洋中,b所代表的洋流名稱是________。
(3)在實際大洋中,能形成大漁場的是________(A或B)海域,原因是
(4)如果B處發生油輪泄漏,你認為洋流會給這次海上石油污染帶來什么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城市間的直線距離為590千米,連接甲、乙兩城市共有三條交通線路。下圖為甲、乙兩城市間三條交通線的沿線海拔隨距離變化的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線路L1、L2、L3對應的交通運輸方式最可能是
A. 高鐵、高速公路、國道 B. 內河航運、航空、省道
C. 高速公路、高鐵、省道 D. 高鐵、航空、村村通公路
【2】線路L2沿線海拔變化最小、距離最短,則L2
A. 沿線多橋梁和隧道 B. 運價最低
C. 沿線停靠站點最多 D. 終點在乙城外32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美國略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B為美國田納西河,其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 土地資的綜合開發 B. 礦產資的綜合開發
C. 水資的綜合開發 D. 森林資的綜合開發
【2】有關美國農業生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糧食生產商品率高 B. 農業機械化水平高
C. 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顯著 D. 勞動力資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受自然資源、經濟環境、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肉牛生產優勢區域的分布格局經歷了從牧區到農區的擴散過程,逐步形成了東北、西北、西南和黃淮海平原四大肉牛優勢區。下圖示意我國1980—2011年肉牛產業發展重心的變化。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對我國肉牛產業發展重心變化影響較小的是( )
A. 農區役用牛需求量減小
B. 農作物秸稈逐步成為重要的飼料來源
C. 人們飲食結構的改善
D. 牧區土地荒漠化面積的不斷擴大
【2】吸引肉牛產業發展重心移動的主要地區是( )
A. 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 B. 東北平原和黃淮海平原
C. 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 D. 河西走廊和黃土高原
【3】目前,我國肉牛生產優勢區的發展規模主要取決于( )
A. 市場需求的變化 B. 草場資源的優劣
C. 政策扶持的力度 D. 專業化生產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