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稻魚鴨系統”是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群鴨”的農業生產方式,耕作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下圖為稻魚鴨農事安排示意圖和稻魚鴨的生產景觀圖。
完成下面小題。
【1】水稻種植業
A.生產規模大B.機械化程度高C.商品率高D.水利工程量大
【2】該農業生產方式的優點是
①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種植業、養殖業雙豐收②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保護生態環境
③減少稻田病蟲害,提高農產品品質④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擴大農產品市場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D
【2】B
【解析】
本題考查農業生產方式的特點及優點。
【1】本題考查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根據所學知識,水稻種植業開展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單產高,但商品率低,以滿足自給為主,水利工程量大。故D正確, ABC錯誤。故選D
【2】本題考查農業生產方式的優點:①該生產方式“種植-季稻、放養-批魚、飼養-群鴨”,并未體現科技水平的變化,故①錯;②根據材料耕作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說明可以減少農業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故②對;③該農業生產方式把水稻,魚鴨集中在一起可以減少稻田病蟲害,提高農產品品質,故③對;④該農業生產方式主要以手工勞作為主,不能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故④錯;故B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所示位于亞歐大陸35°N-45°N四地1月和7月氣溫距平值(該地氣溫與同緯度平均氣溫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該地降水與同緯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四地氣候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氣溫年較差和降水季節變化小,有利于發展耕作業
B.②地夏季光熱充足,雨熱同期,有利于發展耕作業
C.③地冬季多雨,夏季光照充足,適合發展畜牧業
D.④地夏季熱量充足,降水少,適合種植熱帶經濟作物
【2】上述四地中,農業地域類型可能為旱作農業的是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各題。
年降水量與森林覆蓋率、草地覆蓋率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根據年降水量與森林覆蓋率、草地覆蓋率的對應關系,可以科學地確定年降水量的林草界線,土壤侵蝕產沙受降水量、土壤顆粒及植被覆蓋率等多個因素的影響,下圖分別示意年降水量與草木覆蓋率的關系圖(圖A)、我國局部地區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圖(圖B)。
(1)簡述圖B所示區域天然植被類型的空間分布特征,并說明成因。
(2)甲地區是我國典型的生態脆弱區,試分析造成該地區生態脆弱的原因。
(3)簡述甲地區防止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1】當太陽直射點位于B點這一天 ( )
A. 亞洲大部分地區為冬半年
B. 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最大
C. 太陽黑子數目最多
D. 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2】【2】當太陽直射點位于C點這一天 ( )
A. 南極圈出現極晝 B. 北極圈出現極晝
C. 南半球中高緯度晝長夜短 D. 北京、倫敦、莫斯科、圣保羅晝夜平分
【3】【3】當太陽直射點位于D點這一天 ( )
A. 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快 B. 地球公轉速度最快
C. 地球自轉速度越來越快 D. 北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甘肅張掖是我國玉米制種基地,有“金張掖”之稱。近年來,張掖不少地區進行了土地整理,把一小塊的田地整成一大塊一大塊的田地。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我國東北地區相比,張掖玉米制種基地的優勢條件是
A.熱量充足,受寒潮影響小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D.降水變率小,旱澇災害少
【2】促進張掖玉米制種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措施是
A.植樹種草,防止水土流失
B.退耕還林還草,調整產業結構
C.發展節水農業,防治荒漠化
D.擴大制種業面積,獲取規模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某家具企業的發展歷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除政策優惠外,影響該家具企業在東莞建廠的主要因素是
A.技術B.勞動力C.動力D.原料
【2】該家具企業采用機器人自動化立體倉庫能
①縮短作業時間②提升產品品質③節約占地空間④延長保存時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西側的山脈和東側的河流構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界限,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1】作為重要地理分界線,該線南北地理差異很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線以北河流冬季結冰,影響了繁忙的水運
B.該線以南以水田為主,種植水稻、大豆、甜菜
C.該線以北屬于暖溫帶濕潤地區
D.該線以南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2】下列農作物,我國南方、北方都有較大面積分布的是
A.棉花B.甘蔗C.甜菜D.柑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漁光互補”是在水面上架設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水域用于水產養殖的發展模式,在我國中東部地區得到推廣且以小型分散式為主。如圖為杭州市郊區某“漁光互補”產業園景觀圖,該園采用智能調節的太陽能電池板,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陽能。
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這種生產模式的最大優勢是()
A. 提高漁業產量B. 提高太陽能利用率
C. 提升農業技術水平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與西部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站相比,該地采用小型分散式發電站的最主要優勢是()
A. 地形平坦開闊B. 靠近消費市場
C. 光伏發電技術的進步D. 太陽能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