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2003年開始至今,我國鋪設的高鐵已占世界高鐵總長度的一半以上。現在,中國高鐵已成為中國新的“外交名片”。下圖顯示我國某段高速鐵路景觀。完成下列各題。
【1】為了保持列車高速運行,高速鐵路選線時首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質 C.氣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區,建筑高速鐵路時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
A.減少噪音擾民 B.較少占用耕地
C.縮短運營里程 D.保護野生動物
【3】我國高速鐵路網建成后,下列區段中,民航客運業受沖擊最大的是
A.武漢----廣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蘭州----北京
【答案】
【1】A
【2】B
【3】A
【解析】
試題分析:
【1】本題考查交通區位條件,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高速鐵路列車運行速度快,因此選線時首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平原地形是其修建的理想場所。
【2】本題考查影響交通的條件,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在平原地區,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因此為少占耕地,在平原地區,建筑高速鐵路時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3】本題考查交通運輸的意義,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高速鐵路建成后,主要影響中長途交通,因此對武漢—廣州段影響較大。杭州—上海交通主要以鐵路和高速公路為主,對民航影響不大。成都—上海、蘭州—北京交通以鐵路和民航為主,尚不具備建高速鐵路的條件。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虎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其得名于橫穿境內的七虎林河,是滿語的音譯,意思是“沙鷗云集之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虎林市的敘述,錯誤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長,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長,無霜期較短
C.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D.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2】虎林市天藍、地綠、水清,其出產的大米具有晶瑩剔透、口感香甜、營養豐富的優良品質。虎林市大米品質優良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的日較差小B.生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綠色無污染的自然環境
【3】虎林市“把綠色水稻變成方便米飯、米粉,把大豆變成磷脂,把原木變成家具”。這反映了虎林市農業發展的方向是
A.向機械化方向發展B.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C.推進農業生產優質化、高效化D.推進產業化生產經營,促進產業鏈條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兩大陸局部示意圖,陰影區P1、P2表示經濟作物分布區,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以P1、P2兩區內主要經濟作物為原料的工業依次是
A. 飲料工業、麻紡工業
B. 橡膠工業、制糖工業
C. 造紙工業、醫藥工業
D. 印染工業、棉紡工業
【2】L1、L2所在洋區的主要洋流流向不一致時,下列現象有可能出現的是
A. 長江入海口附近海域處于鹽度較高的季節
B. 美國硅谷氣候炎熱干燥
C. 南半球大陸上等溫線向南凸
D.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區正收割小麥的時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飛機跑道的設計與當地盛行風向關系密切,一般而言,飛機起飛時,機翼獲得升力的大小取決于飛機與空氣的相對速度,而不是飛機與地面的相對速度。相對速度越大。升力越大。越容易起飛。飛機降落時。又需要借助風速縮短滑跑距離。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飛機起落方向及機場建設,說法可信的是( )
①順風起飛獲得的升力較大、有利于起飛 ②逆風降落有利于減緩飛機飛行速度、利于降落 ③空氣稀薄地區,飛機起降時與空氣產生的摩擦力較小,因此,可適當延長飛機跑道距離 ④一般而言、機場地形坡度越小越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圖為我國某城市風向示意圖及飛機跑道設計方案,分析合理的是( )
A.A適合作為起飛跑道 B.B適合作為降落跑道
C.B適合作為起飛跑道 D.C適合作為起降跑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薩赫勒地區在1萬年前是個水草豐美、動物成群的地方,雖然產業單一,但仍然是個自給自足的地區。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于氣候變化和人口快速速增長,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環境不斷惡化。目前,薩赫勒地區是世界上經濟最貧困、饑荒最嚴重的區域之一,讀薩赫勒地區區位示意圖(圖a)、薩赫勒地區經濟模式示意圖(圖b)、人類對環境影響示意圖(圖c),完成下列問題。
(1)薩赫勒地區傳統的自給性的游牧經濟,因其經營規模小且分散, 和 ,有利于牧草恢復生長;商業性的定居牧業采取 經營、掘井定居加上 ,增加了草場壓力,加劇草場退化,甚至導致整個草場毀滅。
(2)試分析薩赫勒地區由水草豐美變為黃沙漫漫的不毛之地的原因。
(3)為了解決薩赫勒地區饑荒,實現糧食可持續發展,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為我國局部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空間分布和某資源跨區域調配線路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由成都至西寧年太陽輻射總量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 ,影響該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2)西部大開發界線以東地區的地形以_______和丘陵為主;在實施西部大開發過程中東部地區主要向西部地區提供_____、____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3)圖中所示的跨區域資源調配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該工程建設對我國東、西部地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分別是:
對東部地區:___________________
對西部地區: __________________
(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成立,是我國大陸境內第一個自由貿易區。簡述上海建立我國第一個自由貿易區的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沉積地層剖面以及其中的地質構造,就像一本地質歷史教科書,記錄了地殼發展、演化的一系列事件,是我們了解地殼發展演化的窗口。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
A. 深海 B. 淺海 C. 陸地 D. 無法判斷
【2】
A. 一直上升 B. 一直下降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區域不同階段鮮花和蔬菜生產及銷售的一般模式,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據圖可知,該區域在階段I鮮花和蔬菜生產的優勢區位條件是
A.地形平坦 B.氣候優越 C.水源充足 D.距市場近
【2】階段II鮮花和蔬菜銷售方向的變化主要是因為
A.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B.城市中心人口的減少
C.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D.本區消費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