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保護森林綠化祖國”的正確敘述是
[
]A
.我國人工林保存面積居世界首位B
.我國已提出要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0%的奮斗目標C
.提高森林覆蓋率起不到防御自然災害的作用D
.全國防治沙漠化工程不屬于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活題巧解巧練·高考地理(第二輪) 題型:022
根據圖中地理信息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998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緊急通知》,隨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的決定,在四川之后,重慶、云南、黑龍江等省市區也全面發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海南也提出發展生態綠化省工程。
(1)圖中的大部分屬于我國的________________經濟開發區。
(2)圖中CD界線屬于________界線;AB段線屬于________分界線的一段;MN屬于我國________主干管道走向的西北段。
(3)MN管道對沿線經過城市的能源消費結構產生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對這些城市環境產生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輸氣管道跨越了________級地勢階梯,跨越黃河干流河道________次,自西向東橫穿的南北向鐵路干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部還有常規能源要實現________東送工程。
(6)圖中兼跨西北地區、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同時屬于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青藏高寒區的省區是
[ ]
A.西藏 |
B.青海 |
C.四川 |
D.甘肅 |
(7)保存有秦渠、漢渠、唐徠渠等著名渠道。平原上溝渠縱橫,阡陌相連,稻田密布,村舍相望,被人譽為“塞上江南”是圖中的________處。近兩三百年才大規模開渠引水,發展成為著名的“塞上米糧川”的是圖中的________處;當地各族人們利用這里有利的自然條件,開荒墾殖,引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把荒漠變成肥沃綠洲的是圖中的________。
(8)“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
①會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②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③是科技興國戰略的重要體現④是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
[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9)我國pH小于4.5的重酸雨主要分布在________以南地區,分別有滬寧杭工業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及圖中陰影的部分是________地區。
(10)我國政府已采取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長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養水分、防風固沙、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抗御自然災害等多方面的功能。但由于長期以來毀林開荒,亂砍濫伐森林,使長江上游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大量泥沙涌入江河,河道湖泊淤塞。這是1998年發生特大洪水的一個重要的人為因素。
材料二 1998年洪災的成因與教訓:1998年發生這么大的洪水,主要原因是氣候異常、降雨集中,也就是說,主要是天災造成的。當然也與多年來生態破壞嚴重、江湖淤積、水利設施薄弱等問題有關。這次洪水再次告誡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從洪災這件壞事中引出有益的結論:這次洪災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自然災害是件壞事,但通過同它的斗爭,人們可以加深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把握,從中得出有益的結論,從而更加科學地利用自然,為自己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服務。這就是人與自然關系的辯證法。
材料三 1998年6月30日,國務院批準四川省政府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并決定從1998年起,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國家連續13年每年撥給四川省4.8億元,四川省出資4.8億元,用于森林工業經營林、保護天然林的工程。四川省政府在8月發布關于四川西部三角州兩市一地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公告,9月又宣布四川全省禁伐天然林,以維護長江流域的生態平衡。在四川之后,重慶、云南、黑龍江等省市地區全面啟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同時,將幫助森林工業轉換經營機制,調整經濟結構,開辟新的財源。
(1)根據水循環和水平衡原理,說明濫伐森林給自然環境帶來哪些影響?
(2)試從季風氣候、流域干支流分布等方面綜合分析長江容易發生洪災的自然原因。
(3)1998年長江發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與1954年大體相當,但水位卻超過歷史最高值,出現這種情況與生態環境狀況直接相關,試分析人為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原因。
(4)1998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緊急通知》,隨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的資源保護工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體現了怎樣的發展戰略?從哲學上分析為什么要實施這一發展戰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長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養水分、防風固沙、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抗御自然災害等多方面的功能。但由于長期以來毀林開荒,亂砍濫伐森林,使長江上游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大量泥沙涌入江河,河道湖泊淤塞。這是1998年發生特大洪水的一個重要的人為因素。
材料二 1998年洪災的成因與教訓:1998年發生這么大的洪水,主要原因是氣候異常、降雨集中,也就是說,主要是天災造成的。當然也與多年來生態破壞嚴重、江湖淤積、水利設施薄弱等問題有關。這次洪水再次告誡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從洪災這件壞事中引出有益的結論:這次洪災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自然災害是件壞事,但通過同它的斗爭,人們可以加深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把握,從中得出有益的結論,從而更加科學地利用自然,為自己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服務。這就是人與自然關系的辯證法。
材料三 1998年6月30日,國務院批準四川省政府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并決定從1998年起,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國家連續13年每年撥給四川省4.8億元,四川省出資4.8億元,用于森林工業經營林、保護天然林的工程。四川省政府在8月發布關于四川西部三角州兩市一地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公告,9月又宣布四川全省禁伐天然林,以維護長江流域的生態平衡。在四川之后,重慶、云南、黑龍江等省市地區全面啟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同時,將幫助森林工業轉換經營機制,調整經濟結構,開辟新的財源。
(1)根據水循環和水平衡原理,說明濫伐森林給自然環境帶來哪些影響?
(2)試從季風氣候、流域干支流分布等方面綜合分析長江容易發生洪災的自然原因。
(3)1998年長江發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與1954年大體相當,但水位卻超過歷史最高值,出現這種情況與生態環境狀況直接相關,試分析人為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原因。
(4)1998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緊急通知》,隨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的資源保護工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體現了怎樣的發展戰略?從哲學上分析為什么要實施這一發展戰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