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鴉片戰爭后,欽差大臣耆英認為英國人“以通商為性命,準其貿易則恭順如常,絕其貿易則驕騫難制,故自明至今,羈縻夷人皆借通商為餌”。據此可知耆英
A.肯定了自由貿易理論
B.主張對英國實行貿易制裁
C.主張以貿易籠絡英國
D.逐步調整了天朝上國心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圣誕島(下圖)位于印度洋東部,為火山島,屬于澳大利亞的海外領地。圣誕島海岸線長約80千米,沿岸大多為懸崖峭壁,僅有13處淺灘,最大的一處名為飛魚灣,是島內唯一港口和人口主要聚居地。圣誕島午后多陣雨(對流雨)。磷酸鹽工業是圣誕島的經濟支柱,澳大利亞政府曾因為其對雨林資源造成嚴重破壞而宣布關閉磷酸鹽礦。1990年起允許私營公司在熱帶雨林資源不受破壞的條件下恢復開采。
材料二 下表為圣誕島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統計資料。
(1)簡述圣誕島的地形地勢特點。
(2)分析圣誕島沿岸大多為懸崖峭壁的原因。
(3)分析圣誕島的降水季節分配特點的成因。
(4)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談談圣誕島未來開發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林業生產基地和以機械等部門為主的老工業基地。下表為東北產業結構變化表,下圖為東北某城市以煤炭為主導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模式圖。讀圖表,完成下列各題。
(1)簡述東北地區發展機械工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2)產業結構調整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與1978年相比,2010年產業結構的變化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業,B表示________工業。
(4)評價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隨季節變化在國內遷移,其遷移主要路線如下圖示意。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導致圖中人口遷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環境變化 B. 婚姻家庭
C. 農業活動 D. 氣候變化
【2】對該類人口遷移的主要時間和方向描述正確的是( )
A. 春季向東遷移 B. 夏季向西遷移
C. 秋季向西遷移 D. 冬季向南遷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丙是納米比亞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世界最大的紫羔羊皮集散地,年出口羔羊皮占世界市場銷售量約一半。讀納米比亞位置圖,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推測甲地區第一產業的內部構成特點。
(2)納米比亞的電力供應能基本滿足本國工業發展的需求。乙是該國最大的有色金屬冶煉工業中心,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屬于 指向型工業,該國可因地制宜開發利用 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以促進乙地工業的發展。從自然環境角度考慮,制約乙地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3)簡析城市丙成為世界最大紫羔羊皮集散地的區位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圣盧西亞島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圣盧西亞公路分布的決定性因素是( )
A. 河流與城市 B. 政策與地形
C. 地形與城市 D. 氣候與地形
【2】圣盧西亞農業以香蕉種植業為主,還有椰子、可可、香料等。影響圣盧西亞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是( )
A. 氣候 B. 地形
C. 勞動力 D. 政策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
A. 該島嶼附近有寒流經過
B. 島嶼東部地區降水量多于西部地區
C. 首都卡斯特里位于北京(116°E,40°N)的東南方向
D. 吉米山的形成主要是外力侵蝕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尼日利亞經濟以農礦業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大國,東亞的中國、日本、韓國等是其主要的原油進口國,下圖為尼日利亞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尼日利亞熱帶經濟作物油棕在南部大面積種植的自然區位優勢是
A.平原地形,地勢低平 B.降水稀少,土壤肥沃
C.熱量充足,降水豐富 D.沿河分布,灌溉水源充足
【2】尼日利亞原油運輸到東亞可能經過
A.英吉利海峽、蘇伊士運河 B.好望角、馬六甲海峽
C.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 D.巴拿馬運河、直布羅陀海峽
【3】尼日利亞北部地區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
A.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 B.森林破壞,水土流失
C.經濟發達,污染嚴重 D.水網稠密,湖泊萎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