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小題1】上圖表示的是某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這種能源消費結構易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
①大氣污染加劇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嚴重 ④水污染嚴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題2】改變上述環境問題的主要途徑是 ( )
①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多種能源 ②營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廣生活用煤用電
④進行爐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發展畜牧業 ⑥加強交通建設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地理②必修(人教版)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上圖表示的是某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這種能源消費結構易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
①大氣污染加劇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嚴重 ④水污染嚴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改變上述環境問題的主要途徑是 ( )
①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多種能源 ②營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廣生活用煤用電
④進行爐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發展畜牧業 ⑥加強交通建設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經過對青藏高原的長期考察,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體向北和向東方移動。這種推移的變化量很小,屬于毫米級的,不會對目前的中國帶來什么影響,但是經過幾百萬年的地質年代,這個移動量還是很可觀的。
材料二 青海省氣象局近40年來的氣象資料顯示,青藏高原溫度平均每10年升高0.169℃,而過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氣溫僅上升了0.7℃。
材料三 下圖為我國西部某地區簡圖。
(1)M湖是________ (名稱),試分析近年來該湖面積不斷縮小的原因。
(2)說出青藏高原氣候資源的優勢和劣勢。
(3)在松潘以北地區有我國一塊著名的沼澤地,試分析該地區形成沼澤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四川省涼山州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甲為我國某地區區域圖,乙為A河流上一水文站測到的某月連續兩天流量隨時間變化曲
線。回答下列小題。
1.甲圖中
A.自西向東降水量逐漸減少 B.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小
C.外力作用以風化和流水侵蝕為主 D.自然帶以溫帶荒漠帶為主
2.下列地理現象最有可能發生在圖示地區的是
A.坡地墾荒→水土流失→農業減產 B.過量引水→河流干涸→綠洲萎縮
C.圍湖造田→湖泊萎縮→洪澇頻發 D.干旱缺水→過采地下水→地面沉降
3.根據圖乙信息推測A河流在圖示時間內流量變化特點及成因最有可能是
A.第一天降水量大,流量大 B.第二天降水量小,流量小
C.第一天天晴,流量變化大 D.第二天天晴,流量變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