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全球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局部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的“丙氣壓帶”是指
A.赤道低氣壓帶
B.副熱帶高氣壓帶
C.極地高氣壓帶
D.副極地低氣壓帶
【2】根據圖中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A.受丙氣壓帶影響,撒哈拉沙漠炎熱少雨
B.甲風帶季節移動,形成南亞的夏季風
C.受乙風帶影響,西歐地區全年溫和濕潤
D.受丙氣壓帶和乙風帶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沿岸的氣候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景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時間14時到達甲處,下列現象一定會發生的是( )
A. 發現太陽位于乙地上空 B. 看不到海邊丙處游人
C.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正西漂流 D. 發現山頂處懸崖峭壁林立
【2】某地質愛好者在丁地發現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鵝卵石與細沙共存現象,原因是該河段( )
A. 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運能力強 B. 流量大,河流侵蝕能力強
C. 降水季節變化大,河流流速變化大 D. 降水少.地勢起伏小,沉積作用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濱海地區某日某時等壓面垂直剖面圖(相鄰兩個等壓面氣壓差相等)。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
A.①比②氣溫高
B.②比③氣溫低
C.③比④氣壓低
D.④比①氣壓高
【2】圖中
A海陸間氣壓差異的成因與南亞西南季風的成因相同
B ③地受來自海洋濕潤氣流影響形成對流雨
C 氣流流向為:②→①→④→③→②
D 等壓面分布狀況可以出現在夏季的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國家人口計生委監測“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 330萬流動人口,最終繪制的流動人口性別年齡金字塔圖如下:
材料二 分戶口性質流動人口在各行業就業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圖。
材料三 監測顯示,流動人口中78.7%為農業戶口,21.3%為非農業戶口。86.8%接受過初中教育,10.4%接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9年。
材料四 監測顯示,北京流動人口50.9%來自河北、河南和山東;上海的流動人口52.1%來自安徽和江蘇。
(1)結合材料一、三、四分析我國目前人口流動的主要特點。
(2)根據材料二可判斷流動人口的就業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等行業。
(3)評價人口大量流動給流入區造成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的地殼厚度 ( )
A. 由西向東逐漸增厚 B. 由東向西逐漸增厚
C. 由北向南逐漸增厚 D. 由南向北逐漸增厚
【2】圖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區分別是 ( )
A. 四川盆地、大別山區 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 黃土高原、汾河谷地 D. 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
【3】若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為 ( )
A. 海平面 B. 莫霍面 C. 巖石圈底部 D. 軟流層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許多城市人口與就業分布時空變化明顯,讀右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海市遠郊人口就業增速快,是因為
A.制造業的外遷 B.市區環境污染
C.城郊農業發展 D.城市用地不足
【2】據圖推測,1990-2010年,上海市
A.中心城區空心化明顯 B.近郊區失業率上升
C.就業呈現分散化趨勢 D.遠郊區老齡化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焚燒、堆肥、填埋及多元化處理。下圖為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不同處理模式下處理率、資源利用率和投資率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單一垃圾處理方法中,垃圾處理率最高的是 。該方法與多元化處理模式相比的優點是 。
(2)防治處理城市垃圾污染的原則是 。
(3)城市生活垃圾產生的主要危害有 。
(4)簡述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的環境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廣東的小明暑假到圖示國家旅游,這時該國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該國氣候特征主要是( )
A. 氣候呈圓形分布 B. 氣候炎熱干燥 C. 氣候半環狀分布 D. 氣候半球狀分布
【3】該圖的畜牧業很發達,主要原因是( )
A. 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廣泛,不適合發展種植業 B. 熱帶雨林氣候面積小,降水不足
C.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廣,適合畜牧業發展 D. 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泛,草場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