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樹干液流是自然環境中營養物質循環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樹干的液流變化特征受環境因素影響明顯,圖為我國某地樟樹在同一月份內三種不同天氣條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變化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依圖中信息推測一年中樟樹的液流量最大的時期出現在(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樟樹對干旱環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減少,樟樹適應干旱的特征表現在( )
①樹干脫皮,抑制水分蒸發
②干旱后期,樹木大量落葉
③氣孔收縮,削弱蒸騰耗水
④根系枯萎,減少地下水吸收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尕拉拉錯位于巴顏喀拉山主峰附近,地處無冰川分布的多年凍土區,地勢相對平坦開闊,發育了大片沼澤,是黃河源區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下圖)。考察發現,在高原不斷抬升的背景下,流經該區域的河流與沼澤萎縮有著直接的關系。
(1)指出尕拉拉錯所在地區沼澤的補給水源
(2)說明高原地形與黃河源區沼澤形成的關系。
(3)推測高原持續抬升背景下,該區域流經河流與沼澤萎縮之間的關系。
(4)請對恢復該地沼澤提出合理化建議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人口增長模式轉變過程中,先轉變的是( )
A.出生率B.自然增長率C.死亡率D.生育率
【2】該國人口達到頂峰的時期為(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同盆地是數百萬年前開始形成的斷陷盆地,山地與盆地之間由斷層分界,盆地內部也發育了眾多斷層。下圖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橫剖面,圖中古湖存在時間長達200余萬年,期間由于氣候變化,湖泊多次出現進退。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1】圖中古湖湖床較盆地北部地勢低是因為同一時期
A. 巖體沉降差異 B. 流水侵蝕差異
C. 物質堆積差異 D. 火山活動差異
【2】【2】古湖于數萬年前徹底消失,推測其消失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全球變冷,水源封凍,湖泊干涸 B. 全球變暖,氣候變干,蒸發旺盛
C. 地殼運動,河流侵蝕,湖水外泄 D. 火山活動,巖漿噴發,掩埋湖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2年2月19日熱帶氣旋喬凡娜在馬達加斯加島東部登陸,風速達到230km/h,降水量超過250mm。喬凡娜過后,A河段淤塞嚴重,并不斷向印度洋輸送一股巨大濁流。
材料二 下圖為馬達加斯加島河流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及熱帶氣旋喬凡娜登陸后A河航拍圖。
(1)與甲地相比,乙地年降水量較多,試分析其原因。
(2)分析喬凡娜過后,A河段淤塞嚴重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自身或外界環境的變化,使原始植被被另一種植被所替代的現象叫做演替。長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蝕,植被生產環境很不穩定,植被發育較差。由于流水侵蝕作用的不同,現在各坡火山灰厚度不同,火山灰最少的北坡已經處于演替的后期階段,植被帶的垂直變化最為完整。下圖示意長白山火山灰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北坡植被帶自下而上垂直分布為( )
A. 紅松闊葉混交林-暗針葉林-亞高山岳樺林-高山苔原
B. 山地常綠闊葉林-紅松闊葉混交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
C. 暗針葉林-亞高山岳樺林-紅松闊葉混交林-高山冰雪
D. 紅松闊葉混交林-高山草甸-暗針葉林-高山冰雪( )
【2】東坡只有地勢較平坦處形成了小面積森林,其主導因素是
A. 氣溫 B. 降水量 C. 光照 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短命植物又稱短營養期植物、短期生植物。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氣溫和水分條件合適時,在短短的2個月左右時間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隨后整個植株或地上部分千枯死亡。短命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是新疆植物區系中一類獨特的淺根系草本植物。圖甲為新伊犁地區地形圖,圖乙為伊寧市附近一氣象觀測站多年的氣溫和降水觀測情況示意圖。
(1)伊寧市附近的伊犁河谷是新疆一年生短命植物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試分析其原因。
(2)簡述伊犁河谷4~5月份短命植物生長旺盛的原因。
(3)簡要說明伊犁河谷短命植物的資源價值。
(4)推測短命植物主要分布地區的氣候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一選修3:旅游地理]
我國首批特色小鎮之一的葡萄酒特色小鎮一一山東蓬萊市劉家溝鎮,依山傍海,氣候宜人,有“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山東省綠色生態示范鎮”等美譽。該鎮葡萄酒產業歷史悠久,小鎮內的泰生小鎮、文成城堡、沃族酒莊等景區年接待游客約30萬人。下圖為劉家溝鎮位置示意圖。
分析劉家溝鎮發展旅游的有利條件及發展旅游業對當地傳統文化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一般情況下,湖泊枯水季節的“露灘”和“曬灘”利于水生植物種子的萌發。我國甲湖流域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發,且部分地區含磷地層廣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閘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蓋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來,甲湖富營養化嚴重,藍藻水華頻發。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甲湖西部藍藻多于東部,形成此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泊西部水量大
B. 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
C. 湖泊西部水溫高
D. 湖泊東部有出水口,水體更新快
【2】在農業社會時期,甲湖藍藻易發生在( )
A. 豐水年份夏季 B. 枯水年份冬季
C. 豐水年份冬季 D. 枯水年份夏季
【3】半個多世紀以來甲湖水生植物覆蓋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氣候變暖 B. 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
C. 水質惡化 D. 湖口水閘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