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圖中斜線部分表示黑夜,θ=23°26′,根據晝夜分布判斷北半球節氣,結合圖中經度判斷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2)地方時的計算根據“東早西晚、東加西減”.
(3)日界線有兩條,一條是自然界線,為0時經線;另一條是人為界線,為180°經線.由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為新的一天,由180°經線向東到0時經線為舊的一天.
(4)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緯線分別向南北兩側遞減.
(5)根據圖中晝夜分布判斷四點晝夜長短分布.
解答 解:(1)讀圖可知,圖中斜線部分表示黑夜,θ=23°26′,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大約為6月22日左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150°W位于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18點,太陽直射的經線為12點,太陽直射的經度為120°E.
(2)根據上題,太陽直射的經度為120°E,根據“東早西晚、東加西減”,此時北京(116°E)的地方時為11時44分.
(3)太陽直射的經度為120°E,地方時為12點,根據“東早西晚、東加西減”,0時經線為60°W,180°和60°W經線將全球劃分為兩個日期.
(4)讀圖,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圖中E、F、H、G四地按正午太陽高度從大到小依次排列是H>E>F>G.
(5)夏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南半球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越短夜越長.圖中E、F、H、G四地按晝長時間由長到短的依次排列是E>H>F>G.
故答案為:(1)6月22日;120°E; 23°26′N.
(2)11時44分.
(3)180°;60°W.
(4)H>E>F>G.
(5)E>H>F>G.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光照圖的判讀和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解題的關鍵是從圖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S,150°W) | B. | (20°N,150°W) | C. | (20°S,150°E) | D. | (20°N,150°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雨帶的年內推移使北方地區降水量逐漸增加 | |
B. | 雨帶快速通過的地區汛期較長 | |
C. | 雨帶的北側盛行偏北風,南側盛行偏南風 | |
D. | 雨帶的北移由冬季風的強弱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