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我國部分生態問題的分布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下列關于圖示地區主要生態問題的搭配,不正確的是
A. 丙地區—土地荒漠化 B. 乙地區—水土流失
C. 丁地區—土壤鹽堿化 D. 甲地區—土地石漠化
【2】【2】我國不同地區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不盡相同,這體現了區域的
A. 整體性 B. 聯系性 C. 開放性 D. 差異性
【3】【3】目前治理丙地區生態環境問題的措施不包括
A.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建防護林體系
B. 調整農、林、牧用地比重
C. 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以防為主,因地制宜地進行綜合整治
D. 跨流域調水,擴大棉花種植面積
【答案】
【1】【1】C
【2】【2】D
【3】【3】D
【解析】本題主要考生態環境問題,從圖中可以判斷我國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要求學生掌握生態環境問題的成因、分布和防治措施。
【1】【1】丙地區為我國新疆,主要是干旱地區,主要生態問題是土地荒漠化,A正確;乙地區屬于黃土高原,主要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B正確;丁地區是長江沿岸,降水多,屬于濕潤地區,一般不會出現土壤鹽堿化,C不正確;甲地區為廣西省,植被破壞會產生土地石漠化,D正確,選擇C。
【2】【2】我國不同地區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不盡相同,說明區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這體現了區域的差異性,選擇D。
【3】【3】目前丙地區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建防護林體系,可以恢復植被,降低風速,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A對;調整農、林、牧用地比重可以減少水的消耗,節約用水,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B對;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以防為主,因地制宜地進行綜合整治,可以很好地防治土地荒漠化,C對;跨流域調水很難實現,擴大棉花種植面積會破壞自然植被,加大土地荒漠化,D錯,選擇D。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5年11月29日15時亞洲局部地區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
A. ①地陰雨天氣 B. ②地氣溫降低
C. ③地刮偏南風 D. ④地氣壓升高
【2】圖中天氣系統:
A. 利于①地小麥生長 B. 加大②地用水壓力
C. 緩解③地霧霾天氣 D. 導致④地早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區域1月份0℃氣溫等溫線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導致圖中0℃等溫線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陽輻射 B. 大氣降水 C. 沿岸洋流 D. 曲折海岸
【2】圖示地區
A. 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資源豐富 B. 南北溫差大,降水量東多西少
C. 峭壁懸崖多分布在陸地東南岸 D. 荒漠草原廣布,森林面積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和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南亞地區地形圖(圖甲)和印度氣候資料統計圖(圖乙)
材料二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蘭卡(如丙圖)自古以來有“寶石王國”之稱。在斯里蘭卡,大部分寶石從挖掘、淘洗到篩選均由人工進行,寶石開采、加工和銷售多以家庭為單位進行。
(1)據圖乙指出印度降水量的特征,并分析全年最高月均溫出現在5月的主要原因。
(2)印度河徑流12~2月流量最低,3~6月水位上升快,7~9月流量最大,此后水位急劇下降,10月初水位開始平緩減退。分析印度河徑流量呈上述變化的原因。
(3)分析K市發展寶石貿易的優勢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洞庭湖持續干旱,導致湖區生長了茂盛野草,高的野草甚至有一尺多,湖區很大的地區已變成了草原。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洞庭湖干旱變草原使得湖區水量減少,由此帶來的后果有可能是
A. 湖區氣溫日較差增大 B. 湖區氣溫日較差減小
C. 水體富營養化 D. 湖區水循環速度加快
【2】治理洞庭湖萎縮的主要措施有
①長江流域退耕還林,封山育林 ②洞庭湖區退田還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區開挖湖泊,加大湖盆 ④長江干流修筑堤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漢江全長1532公里,流域涉及鄂、陜、豫、川、渝、甘6省市。漢江是長江各大支流中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素有“千里黃金水道”之稱。
(1)分析漢江航運價值高的區位條件。
(2)簡析近幾十年來漢江航運不斷萎縮原因。
(3)你認為要振興漢江航運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5年11月29日15時亞洲局部地區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
A. ①地陰雨天氣 B. ②地氣溫降低
C. ③地刮偏南風 D. ④地氣壓升高
【2】圖中天氣系統:
A. 利于①地小麥生長 B. 加大②地用水壓力
C. 緩解③地霧霾天氣 D. 導致④地早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海(圖)是內蒙古境內的內陸湖泊,流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發量分別為400mm和1200mm,有22條河流匯入。流域內為內蒙古人口密集,農牧漁業發達地區。近30年來,岱海面積不斷減小,富營養化不斷加劇。
(1)根據水循環原理分析岱海面積減小的原因。
(2)分析岱海富營養化不斷加劇的原因。
(3)請你為岱海的治理提出可行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