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西伯利亞地區針葉林廣布,是俄羅斯一個重要開發區。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征主要有
①氣候宜人 ②地廣人稀 ③礦產豐富 ④交通便捷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該地區南部人口密度相對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氣溫較為適宜 ②經濟相對發達 ③開發歷史較長 ④位于平原地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20世紀后期以來,該區內呈現人口由南向北的遷移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北部
A. 科技水平提高 B. 開發了新資源 C. 人口密度低 D. 市場廣闊
【答案】
【1】 D
【2】 A
【3】 B
【解析】
本題組考查學生的區域分析能力。西伯利亞地區的緯度高,氣候寒冷,礦產豐富,但北部經濟并不發達,只是近些年在北部發現了新資源后,吸引了部分人口北遷。南部為很多河流源地,不會是平原地帶,南部較為溫暖,開發較早,人口較多。
【1】西伯利亞地區緯度高,以山地和高原為主,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氣候寒冷;地廣人稀,但礦產豐富,鐵路主要在南部較溫暖的地區,其它大部分地區交通不便。據此選D。
【2】南部地區較北部緯度低,氣候較為溫暖,開發歷史較長,交通較便利,經濟相對發達,人口相對多,但南部地區并不是平原地帶,而是以山地為主,據此選A。
【3】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河流、水能資源豐富,20世紀后期以來,由于北部開發了石油、天然氣等新資源,呈現人口由南向北的遷移趨勢。據此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國枇杷的主產區,常太鎮地處山間盆地,低山丘陵上遍種枇杷,號稱“中國枇杷第一鄉”。枇杷樹根系淺,枝繁葉茂,性喜溫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溫會影響開花結果。鋪設反光膜、放養土雞的做法在枇杷果園得到廣泛推廣。下圖為莆田市位置及枇杷園鋪設反光膜示意圖。
(1)分析常太鎮枇杷越冬條件好的自然原因。
(2)指出莆田枇杷樹遭受風災較嚴重的季節并說明理由。
(3)簡述果農在枇杷園鋪設反光膜對實現枇杷高產增收的作用。
(4)說明“枇杷樹下養土雞”對當地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成海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兩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積已萎縮至原來的10%,對此,相關人員提出了多項拯救舉措設想,其中“北水南調”是比較可行的方案。下圖為成海“北水南調”輸水線路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世紀60年代以后,咸海面積迅速縮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流域內氣候的大陸性特征減弱 B. 咸海水域漁業發展過快
C. 阿姆河、錫爾河流域過度農墾 D. 從咸海向里海大量調水
【2】若實施“北水南調”工程,面臨的主要困難有
①地形崎嶇,施工困難②穿過板塊邊界,多地震③投資巨大,工期長④跨國工程,協調難度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除補給成海水量外,“北水南調”工程帶來的影響還有
A. 咸海流域作物牛長期明顯變長 B. 西西伯利亞生物多樣性增加
C. 沿線地區糧食產量明顯提高 D. 中亞地區年降水量急劇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柬埔寨地處熱帶地區,旱季(11月到次年4月)、雨季(5月到10月)分明,是一個工業基礎薄弱的傳統農業國。該國多次獲得“世界最好大米”稱譽的茉莉花香米,主要產于洞里薩湖和湄公河的泛濫平原,當地農民利用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采用傳統的生產方式,一年一熟種植(生長期5一6個月),產品銷往中國、新加坡、歐盟等地。左圖示意洞里薩湖的位置及周邊地形和水系。右圖是柬埔寨著名古跡吳哥窟,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柬埔寨洞里薩湖沿岸農民主要從事漁業捕撈和稻米生產,關于一年中這兩項農事活動的時間安排及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 旱季—稻米生產,此時洞里薩湖和湄公河水位降低,泛濫平原成為肥沃的耕地
B. 旱季—漁業捕撈,此時為稻米的農閑時期,且熱帶地區水熱條件豐富,水中魚類眾多
C. 雨季—漁業捕撈,此時水域面積廣闊,魚群量最大
D. 雨季—稻米生產,此時氣候條件最適合稻米喜高溫多雨的習性
【2】吳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和瀕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關于吳哥窟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脅,說法錯誤的是
A. 地勢低平,易遭洪澇
B. 植物繁茂,根系對建筑物破壞作用強
C. 蟻蟲繁殖快,蛀蝕作用強
D. 地處低緯熱帶地區,高溫多雨且受臺風影響非常嚴重,風化、侵蝕作用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風力發電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始終對著來風的方向從而獲得最大風能。下圖為風速和風力發電機功率輸出統計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風力發電機可以輸出穩定的最大電能的風速大概是
A. 2.5-5m/s B. 5-12m/s C. 12-25mn/s D. >25m/s
【2】與我國東部沿海相比,西歐國家風力發電自然條件的主要優勢是
A. 風速大 B. 風向穩定 C. 降水多 D. 溫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佛羅里達州號稱“陽光之州”,旅游和農業是其重要的經濟支柱。下圖為該州土地利用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每年冬季,美國退休老年人紛紛從北方遷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平坦 B. 氣候溫暖 C. 森林茂密 D. 就業率高
【2】上圖農業區中,該州下列經濟作物產量占美國比重最大的是
A. 甘蔗 B. 棉花 C. 大豆 D. 甜菜
【3】該州城市多沿海分布,與該分布特點形成無關的是
A. 內陸多沼澤分布 B. 臨海交通便利 C. 臨海開發較早 D. 臨海地形平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冰塊阻塞水流的現象稱為“凌汛”,一般發生于初冬河水開始封凍和初春河水開始解凍時。右圖是我國某河流流域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哪個河段發生凌汛的頻率最高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在不考慮其他情況下,以長期趨勢來看,受到持續性氣溫升高的影響,該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出現下列哪個現象?
A. 初春凌汛時間延后 B. 初冬凌汛時間提早
C. 初春凌汛規模變小 D. 初冬凌汛規模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熱力圖是根據測得的熱力值用不同顏色的區塊疊加在地圖上實時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統計圖形。下面兩圖分別表示我國某城市8時和20時的人口熱力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繪制人口熱力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GPS和RS B. GPS和 GIS C. RS和GIS D. RS和數字地球
【2】根據人口熱力圖,可以
A. 統計該市人口數量 B. 確定城市用地類型
C. 分析城市人口遷移方向 D. 預測城市人口增長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植被類型的景觀素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種植被的集中分布區是( )
A. 寒帶地區
B. 歐洲
C. 南美洲
D. 東亞地區
【2】有關該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A. 該森林生態系統發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 河流水量豐富,夏季為汛期,冬季為枯水期
C. 該森林生態系統正遭受嚴重破壞
D. 雨季來臨時草木茂盛,百花盛開,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蕪
【3】有關該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地區的人文地理特征,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一般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區之一
②交通發達,對外聯系便利
③農業發達,高度機械化
④適宜熱帶作物種植生產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