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拉薩河流域擁有豐富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資源,拉薩位于寬闊的拉薩河谷地北側。如圖為拉薩7月降水量日平均變化圖。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1】有關拉薩7月降水日變化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夜晚地面降溫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結成雨
B.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溫層,水汽易凝結成雨
C. 白天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
D. 白天升溫迅速,盛行上升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
【2】下表氣候資料最符合拉薩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古印加文明區域示意圖(圖1)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觀圖(圖2)
材料: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區發展起來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審加入從山頂到山腳開墾了無數的梯田,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豎固。
(1)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魯山區的原因。
(2) 簡要分析古印加文明的農田以梯田為主,并用石塊壘成的原因。
(3)圖中安第斯山區農民仍沿用原始的耕種方式,糧食不能自給。試分析該地區糧食生產存在的不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把握觀賞自然美景良機的正確敘述是( )
A.到黃山、廬山旅游,秋季的觀賞效果最佳
B.游覽海拔較高的風景名山,選擇雨過天晴的時候最佳
C.觀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宜選擇8月18日
D.反映哈爾濱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觀,夏季的觀賞效果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陜西榆林地區“烏金(煤)遍地”,資源豐富,該地“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被人們戲稱為“黑三角”。據此回答下列各小題。
【1】在資源開發初期,當地適合發展
A.食品工業
B.高耗能工業
C.農產品加工工業
D.高技術工業
【2】近年來,在“黑三角”教訓之后,該地區逐漸形成下圖所示的發展模式。有關該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重效益②該模式減小了生產規模,延長了產業鏈
③加強了對當地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廣度和深度④該模式擴大了污染范圍和污染物的來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旅游地理】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季節性是旅游產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對旅游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最顯著的表現是在較短的特定時間內集中了大規模的客流,從而產生了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如圖)。“反季旅游”也稱淡季旅游,是指避開旅游高峰時節進行的旅游活動。
說明發展反季旅游的好處并提出促進反季旅游發展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鏡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說明( )
①四時都有豐富的美景可觀 ②旅游最好登山 ③自然景觀色彩豐富 ④自然景觀具有季節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類影響我國農業的自然災害等值線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此圖反映的自然災害可能是( )
A. 旱澇災害 B. 霜凍災害
C. 生物災害 D. 臺風災害
【2】圖中等值線分布主要受( )
①緯度影響 ②洋流影響 ③海陸位置影響 ④鋒面影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甲、乙兩區域,回答下列各題。
【1】【1】關于甲、乙兩區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甲區域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乙區域以雨水補給為主
B. 甲區域河流以春汛為主,乙區域河流以夏汛為主
C. 甲區域以內流河為主,乙區域以外流河為主
D. 甲區域水系呈向心狀,乙區域水系呈放射狀
【2】【2】甲、乙兩區域分別盛產棉花和天然橡膠,其共同的區位優勢是( )
①夏季熱量充足②勞動力價格較低 ③農業科技發達④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3】【3】
A. B兩地是我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國家重點扶貧地區,制約兩地經濟發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氣候③對外聯系不便 ④生產方式落后 ⑤水資源短缺
A.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