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各題。
【1】靠近水源、受水患影響最小的居民點是 ( )
A. ①B. ②
C. ③D. ④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②居民點最容易發展成城鎮
B. 由⑤居民點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較耗體力
C. 圖中河流干流從西北流向東南
D. 站在M山頂可以通視圖中的所有居民點
【3】⑤居民點到M山頂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
A. 368 mB. 708 m
C. 678 mD. 488 m
【答案】
【1】A
【2】B
【3】D
【解析】
【1】②③④地居民點均位于河流的彎曲處,水流不暢,且地勢低,受水患的影響大;而①地河流平直,水流較快,其地勢較高,不易受水患影響。據此分析選A。
【2】②居民點位于河流的凸岸,但位于河流曲流出且地域不夠開闊,不容易發展成城鎮;⑤居民點取直線攀登M山,等高線密集,地勢陡峻,忽上忽下較耗體力,不易攀登;圖中河流干流從西南流向東北;⑤居民點受南側山脊的阻擋,所以站在M山頂不可以看見。據此分析選B。
【3】圖中等高距為100m,M山頂的海拔在700m和800m之間,⑤居民點海拔在200m和300m之間,所以兩居民點之間高差為400m與600m之間,結合選項488m位于此區間內,據此分析選D。
等高線的判讀注意“五讀” :
(1)延伸方向——等高線延伸方向為地形走向,與等高線垂直方向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程度——密陡疏緩。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陡。
(3)極值——某區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況,顯示該區域地勢起伏大小。
(4)彎曲狀況——等高線向地勢低的方向凸,則為山脊;相反則為山谷。
(5)閉合等高線——高度不在正常范圍內,其特點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人口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此圖說明該地區( )
A. 城市化水平很高B. 城市人口為2 500萬
C. 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D. 人口密度大
【2】此人口分布狀況,比較符合下列哪個國家( )
A. 中國B. 印度
C. 英國D. 埃及
【3】形成這種人口分布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A. 國家政策影響的結果B. 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C. 農村人口大量過剩造成的D. 城市的地理位置優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不同氣候區世界人口容量測算表”,回答下列各題。
【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測算,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生物資源
C. 社會經濟D. 生產技術
【2】目前,下列氣候類型所在地區遠遠沒有達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
A. 熱帶雨林氣候B. 亞熱帶季風氣候
C. 地中海氣候D. 苔原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首位度指一個地區最大城市與第二大城市人口規模之比,通常用來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規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認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結構正常、集中適當;大于2,則存在結構失衡、過度集中的趨勢。讀我國部分省區城市首位度統計表,完成問題。
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間,A省區城市首位度明顯下降,可能原因是( )
①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國家政策驅動區域內二三線城市迅速發展
③城市化進程的作用
④產業轉移導致大量人口向區域外不斷遷移
A. ②③B. ①②C. ①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某年的人口資料,回答問題。
(1)圖示省、市、自治區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2)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長率卻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
(3)以上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 型,該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征是 。
(4)對比人口出生率與自然增長率的地區差異性,說明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關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顯示了我國一月0℃等溫線、400mm年等降水線、內外流域分界線、人口地理分界線等四條重要地理界線,讀圖可知,圖中A,B,C,D四條地理分界線分布是(
A. 一月0℃等溫線、400mm年等降水線、人口地理界線 、 內外流域分界線
B. 一月0℃等溫線、400mm年等降水線、內外流域分界線、人口地理界線
C. 400mm年等降水線、一月0℃等溫線、人口地理界線、內外流域分界線
D. 400mm年等降水線、一月0℃等溫線、內外流域分界線、人口地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聚落及商業網點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兩處聚落空間形態各有何特點?
(2)圖中C、D兩區域商業網點的密度有何差異。試分析其成因。
(3)圖中E處河港曾經是該地區對外聯系的主要樞紐,盛極一時。后因泥沙淤積和公路發展,該河港最終廢棄。簡述該種變化對E地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中的四幅圖(圖中的數字表示經緯度),回答下面小題。
【1】有關甲、乙、丙、丁四區敘述正確的是( )
A. 乙屬于南方地區,都位于我國的第三級階梯,作物一年三熟
B. 甲為西北地區,境內的植被自東往西依次為森林→草原→荒漠
C. 丙是我國北方地區,區內有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能源資源
D. 丁是青藏高原,出產的葡萄特別甜,因為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短,氣溫日差較大
【2】四個地區中,位于季風區且有大面積商品谷物農業區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茶樹是深根植物,好暖怕曬,喜濕怕澇,氣溫下降到0℃以下時易受凍害。河南省信陽市是我國茶葉種植的最北界,這里緯度高,冬季長,茶樹冬眠時間長,積蓄的營養物質多,出產的信陽毛尖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優質的毛尖外形細、圓,大小勻整,都產自植被茂密的高大群山300至800米山腰茶園中。成茶易變質,需在低溫、干燥、避光、隔絕氧氣的環境中保存,主要銷售北方市場。其中明前茶(清明節前采制的茶葉)是一年中出產最好的茶,有“明前茶貴如金”的說法。近年來,信陽毛尖的需求日漸增大,種茶效益逐步提高,不少低山地區也開始廣泛種茶。如圖為河南省簡圖。
(1)分析信陽高大群山的山腰處優質毛尖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
(2)從氣溫角度分析信陽毛尖“明前茶貴如金”的原因。
(3)說明茶農在低山區廣泛種茶對信陽毛尖茶產業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