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城市的發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慮繼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這屬于( )
A. 歷史因素B. 經濟因素
C. 社會因素D. 環境因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圖是“我國東部沿海某大城市示意圖”,統計顯示近年來有數十萬人遷入該城市。
材料二 雨水收集系統是將雨水收集并進行處理后達到使用標準的系統,主要收集屋頂雨水和地面雨水。在目前我國水資源緊張、水污染加重、城市內澇加劇的情況下,將雨水收集并利用勢在必行。
(1)說明人口大量遷入對該城市造成的不利影響。
(2)在M、P、Q三地中 _最可能是高級住宅區,簡要說明原因。
(3)近年來該城市大力發展雨水收集工作,簡述該措施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全球水循環示意圖”,南水北調輸水工程主要是對水循環的哪一環節施加影響( )
A. ③ B. ④ C. ⑤ D. ⑥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水循環的環節知識。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和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環節。圖中的①是蒸發,②是水汽輸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徑流,⑤是下滲,是地下徑流。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改變局部地表徑流,可以調節水資源的時間空間的分布,從而使人們合理的利用水資源。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改變局部地表徑流,可以調節水資源的時間空間的分布,故B正確。
【題型】單選題
【結束】
10
【題目】下列關于陸地水體補給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陸地水體最主要的補給形式是雨水 B. 以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大
C. 以冰川補給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D.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間往往具有相互補給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規劃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主要著力點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鐵路、港口和機場等在內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硬件”聯通在對接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同時,也為實現區域聯動發展和共同繁榮注入新活力。
材料二 下圖為絲綢之路經濟帶2016年中國與荷蘭三次產業構成示意圖(下圖)。
(1)“絲綢之路經濟帶”西部的荷蘭與哈薩克斯坦兩國的景觀差異顯著,這種變化反映的是 的地域分異規律。
(2)結合材料二分析2016年中國與荷蘭產業結構的特點是 。
(3)對于中國而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好處有哪些 。
(4)圖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區之一,該區域城市群發展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6年11月,我國首條橫跨渤海的鐵路輪渡試運營成功,標志著連接東北老工業基地、環渤海經濟圈和長江三角洲三大經濟板塊的陸海鐵路大通道全線貫通。讀下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陸海鐵路未開通前,長春生產的汽車外運到南京必須經過的鐵路線有( )
A. 京哈線—京滬線 B. 沈大線—京滬線
C. 京哈線—京廣線 D. 京沈線—京廣線
【2】興建陸海鐵路通道的主要意義是( )
①縮短東北和長江三角洲陸上聯系距離 ②緩解沿海與內陸之間交通運輸的壓力③有利于帶動沿線經濟發展④調整南、北方地區的產業布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輪渡北端的大連新港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深水油港,其形成最主要的水域優勢區位條件是( )
A. 地勢平坦寬闊,利于建港 B. 有輸油管道與港口相通
C. 依托大連市,經濟腹地寬廣 D. 海域寬闊,水深浪小,不淤不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土地利用地域差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區發展農業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
(2)C區發展農業的最大限制因素是 ,目前可供開墾為耕地的荒地主要分布在 、 (填符號)區,土地生產力垂直差異顯著的是 區.原因是 。
(3)由于人們的淺見和隨心所欲地開發利用,使土地資源遭到驚人的破壞,耕地面積不斷縮小。其中C區良田大量喪失的原因是: ,B區耕地縮小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氣的保溫效應模式圖”回答。
(1)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輻射或過程的名稱: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晴天的晝夜溫差大于夜晚的晝夜溫差是因為白天(字母)______較強,夜晚(字母)___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場雪。讀2016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國初雪時間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1】我國東部地區初雪出現時間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地形 B. 緯度 C. 海陸位置 D. 洋流
【2】【2】形成新疆南部(南疆)比新疆北部(北疆)初雪時間晚的原因是
①南疆地區河流較少,蒸發量少,水汽缺乏②南疆地區緯度較低,冬季氣溫較高③天山阻擋寒冷氣流的進入④天山北部為大西洋水汽的迎風坡,降雪較多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3】此時(11月20-11月23)天氣
A. 有利于①地小麥生長 B. 加大②地生產生活的用水壓力
C. 增加④地森林火災的發生幾率 D. 可緩解③地霧霾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形區內甲、乙兩監測點地溫包絡線分布圖(地溫包絡線由各深度的最冷月平均溫度線與最熱月平均溫度線組成,形狀猶如向上的“喇叭”),地溫季節變化波動為零的深度被稱為地溫年變化深度(記作ZAA)。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形區可能為
A. 華北平原 B. 東北平原 C. 青藏高原 D. 四川盆地
【2】推測乙監測點地表景觀最有可能為
A. 沼澤草甸 B. 森林 C. 草原 D. 沙漠
【3】研究表明ZAA(地溫年變化深度)與多種因素有關,其影響因素中最弱的是
A. 巖石巖性 B. 地下水狀況 C. 人類活動 D. 地表下墊面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