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農業生產活動與自然條件聯系最為正確的是( )
A.吐魯番盆地生產長絨棉和葡萄——充足的熱量和水分
B.橫斷山區的農作物品種隨著海拔高度而變化——光照和熱量的組合不同
C.古巴大規模種植甘蔗——肥沃的土壤、熱帶氣候
D.天山地區的冬夏牧場——大氣降水豐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0—2001學年度第二學期形成性測試高一地理(十)人口和城 題型:043
閱讀分析下列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資料一:據專家分析,黃河流域地處半濕潤、半干旱和干旱區,水資源相對貧乏,這是黃河斷流發生的自然背景。造成黃河斷流的人為因素:首先是引用水量超過黃河的供水能力;其次是缺乏全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普遍存在用水的極大浪費。如河套、寧夏灌區的土渠輸水,大水漫灌,近50%的水損失于蒸發和滲漏;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低等。黃河斷流對下游黃河沿岸地區的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和生態環境造成了重大影響。
資料二:黃河斷流現象
(1)分析資料二,黃河斷流的特點是:自1991年以來,黃河斷流次數呈________趨勢,黃河斷流天數呈________趨勢,1997年的斷流長度約為1991年的________倍。
(2)從水循環的過程看,人類不合理用水活動導致黃河流域________與________量增大,________量減少,是造成黃河發生斷流的主要原因。(選擇填空)
(3)黃河斷流對下游地區的具體影響是________(選擇填空)。
A.黃河流量減少,水污染減少
B.生態環境向良性轉化
C.入海口地區海水侵蝕加劇
D.工農業生產損失嚴重
(4)解決黃河斷流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選擇填空)
A.大力發展用水量多的行業
B.加強水資源管理
C.農業推廣高新節水灌溉技術
D.提高水肥征收標準,推廣水稻種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近年來,貿易技術壁壘已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中主要的非關稅貿易壁壘,特別是隨著人們對生態和環境問題關注程度的加深,“清潔生產”、“綠色產品”、“生態紡織品”等概念也大范圍地進入了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領域,人們對紡織品服裝在穿著、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國、歐盟等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出臺了一系列與此相關的嚴格的法律法規和標準。據此回答10---12題。
10.“綠色壁壘”中有一類是針對清潔生產的,下列關于清潔生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在服裝的面料色彩、款式設計、工藝革新上達到環保要求
B.針對紡織品服裝從設計生產到報廢回收的全過程中對環境無害
C.只要產品本身對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無不良影響
D.主動將產品送到環保部門檢測是否合格
11.中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中國企業在應對綠色壁壘的措施中可能無效的是( )
A.放低出口商品價格 B.實行清潔生產C.通過產品ISO140000體系認證D.申領綠色護照
12. 關于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的正確敘述是 ( )
A. 土壤污染都是由農業生產活動造成的
B. 土壤自凈能力很強,只有重金屬能夠造成土壤污染
C. 治理污染的首要措施是提高土壤凈化能力
D. 研制使用可降解的農用地膜,可減輕土壤的“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西北部分地區略圖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丁地區年日照時數為3 000~3 200小時,10℃以上活動積溫3 000~ 3 280℃,無霜期130~150天,大部地區降水量150~400毫米,是西北重要的農業區,目前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將逐步形成大棚蔬菜、食用菌、花卉和溫室育苗等鮮活農產品大生產、大流通的格局。(設施農業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在人為可控環境下進行的現代農業生產,具有高投入、高技術含量、高品質、高產量和高效益等特點)。
材料二 近40年來,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材料三 寧東——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投運。該工程起自寧夏銀川東換流站,止于山東青島換流站,直流線路全長1 333千米,寧東能源基地火電和黃河上游水電直達山東。
(1)試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簡要比較圖中甲、乙兩地地形成因的顯著差異。
(2)分析丁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與乙地相比,丁地發展農業的明顯優勢條件是什么?
(3)該地區設施農業基地的建設主要得益于哪些社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
(4)試分析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對丙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5)簡述該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西北部分地區略圖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丁地區年日照時數為3 000~3 200小時,10℃以上活動積溫3 000~ 3 280℃,無霜期130~150天,大部地區降水量150~400毫米,是西北重要的農業區,目前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將逐步形成大棚蔬菜、食用菌、花卉和溫室育苗等鮮活農產品大生產、大流通的格局。(設施農業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在人為可控環境下進行的現代農業生產,具有高投入、高技術含量、高品質、高產量和高效益等特點)。
材料二 近40年來,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材料三 寧東——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投運。該工程起自寧夏銀川東換流站,止于山東青島換流站,直流線路全長1 333千米,寧東能源基地火電和黃河上游水電直達山東。
(1)試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簡要比較圖中甲、乙兩地地形成因的顯著差異。(4分)
(2)分析丁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與乙地相比,丁地發展農業的明顯優勢條件是什么?( 4分)
(3)該地區設施農業基地的建設主要得益于哪些社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2分)
(4)試分析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對丙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2分)
(5)簡述該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