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示意圖(甲圖)和地球的光照示意圖(乙圖,陰影部分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
(1)乙圖表示的北半球的節氣為________,為甲圖中數字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④向③運動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在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運動。
(3)乙圖所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乙圖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
(5)當地球公轉由①到③的過程中,A地晝長變化規律為_________ ______,當地球公轉由③到①的過程中,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為__________ ________。
(6)乙圖所示日期,B點的夜長為_________小時。
【答案】(1)夏至 ① (2)南 南 (3)23°26′N 90°W (4)B<D<C<A
(5)逐漸變短 逐漸變小 (6)16
【解析】本題考查地球運動的綜合分析。
(1)乙圖的光照圖特征: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南極圈內出現極夜,判斷為北半球夏至日。根據甲圖的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判斷,①位置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上,為北半球夏至日。
(2)④表示秋分日,③表示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南移至南回歸線,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
(3)根據乙圖的節氣,夏至日判斷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為北回歸線。圖示晨線與赤道的交點位于180°經線,時間為6時,則計算太陽直射點的經線為12時所在的經線,為90°W。
(4)乙圖表示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為:自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距北回歸線的緯差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也可根據正午太陽高度=90°緯度差,計算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因此正午太陽高度排列順序為B<D<C<A。
(5)甲圖中①到③位置表示從夏至日到冬至日,由于太陽直射點向南移,故A點(位于北半球)則晝變短;而從③到①位置表示從冬至日到夏至日,由于太陽直射點向北移,故B點(位于南回歸線以南)則正午太陽高度變小。
(6)圖示B點位于晨線上,為當地的日出時間,地方時為8時,晝長=(12-日出時間)×2小時,故計算出B點晝長為8個小時。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甲地( )。
A. 角速度、線速度與赤道上相等 B. 水平運動物體不偏轉
C. 處于晨線上 D. 太陽高度為90°
【2】當α角由目前的23°26′逐漸減小為0°的過程中,下列地理現象可能發生的是( )。
A. 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 B. 海口的正午太陽高度不斷減小
C. 海口的晝長不斷減小 D. 海口由夏季進入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浙江遂昌縣山區農民,利用“互聯網+農產品”模式開展農產品銷售。這體現了農業區位影響因素的變化,其中變化最明顯的因素是
A.國家政策B.科學技術C.交通運輸D.市場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去西班牙旅游的中國游客往往喜歡購買當地的葡萄酒、橄欖油等特產。這表明西班牙部分地區農業屬于
A.高度發達的商品化混合農業B.地中海型農業
C.熱帶種植園農業D.旱作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資源跨區域調配路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③跨區域調配的資源分別為 ( )。
A. 能源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
B. 水資源、生物資源、能源資源
C. 能源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
D. 礦產資源、水資源、能源資源
【2】對上述跨區域資源調配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只能改善調入區的能源消費結構
B. 提高了調出區的資源保護意識
C. 資源調配有利于調出區和調入區的生態、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D. 資源跨區域調配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球赤道平面與公轉軌道平面關系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1】對圖中點、線、面、角的理解正確的是
A. P點緯度23°26′N B. ②-黃赤交角 C. ③-地軸 D. ④-赤道平面
【2】【2】當黃赤交角由現在的23°26′減小到23°時,能引起的變化是
A. 太陽直射點移動范圍擴大 B. 溫帶范圍變大 C. 地球上極晝極夜范圍增大 D. 寒帶范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近年來,我國西藏拉薩憑借先天地理優勢,積極開發高原有機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藥材、心靈休閑旅游和清潔能源,推動“凈土”健康產業發展。下圖為青藏地區簡圖。
材料二:川藏鐵路(成都至拉薩)于2014年底開始建設。由于施工難度大,全線建成通車至少需要15年。左圖、右圖分別為西寧至拉薩、成都至拉薩的地形剖面圖。
(1)左圖中P地位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其森林資源豐富、樹種多樣的原因有哪些?
。
(2)青藏高原地區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拉薩市發展“凈土”健康產業的有利條件是
。
(3)與青藏鐵路相比,川藏鐵路修建難度更大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
(4)簡述川藏鐵路建設對西藏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藝流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1】我國在內蒙古自治區啟動“煤變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區域內石油資源十分短缺 B. 區域內煤炭資源十分豐富
C. 區域內科技力量強大 D. 區域內輸油管道密集
【2】【2】從圖示信息看,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程實施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
A. 工藝流程復雜 B. 環境污染嚴重
C. 水資源短缺 D. 消費市場狹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