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某年份世界和主要國家城市化水平坐標圖”,讀圖完成以下小題。
(1)讀圖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區域是
A.發達國家 B.北美洲 C.美國和日本 D.韓國和日本
(2)關于城市化水平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應予以適當控制 ②中國的城市化水平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③城市化的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呈正相關的關系 ④城市化的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呈負相關的關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河南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示意世界某區域2月份平均氣壓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圖中資料均為多年平均值)。讀圖完成:
1.該月,①地的盛行風為
A.東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
2.根據資料判斷,下列四地中正常年份2月最容易出現森林火災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山西省高三下學期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建國大業》影片中,東北三省和A、B、C三省發生了許多曲折的故事。下圖表示的是我國某地區及該地區某時近地面天氣形勢。下表是下圖中A、B、C三省和東北三省以及全國兩個年份的糧食總產量、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單產變化資料。
材料二:讀《歐洲部分地區圖》
(1)判斷此時圖中甲城市的風向,并指出鋒面系統過境后該地的天氣狀況。(5分)
(2)圖中A、B、C三省均為我國著名的糧食生產基地,與東北三省相比,其糧食生產自然條件優勢是什么?A、B、C三省、東北三省糧食總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比重各有何變化?據表說明A、B、C三省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8分)
(3)完成填圖:A字母代表的國家是 ;D字母代表的國家是 (4分)
(4)歐洲的瑞士是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鐘表業最為著名,已有500多年生產歷史,擁有積加、勞力士、雷達、歐米加等享譽世界的名牌。試分析其鐘表業發展的優勢條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下圖為“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該區域交通和農業技術條件的改變,對柑橘生產的影響。
(2)簡述丘陵山區的治理對流域生態環境的作用。
(3)請結合該地區自然環境特征,提出該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材料一 1961年,全國一些地方的農民為了渡過困難,自發地搞起包產到戶。安徽在1962年的年中,包產到戶發展到了占農戶的80%,川、甘、浙等省農村達70%,全國農村平均起來已經超過20%。安徽省委書記曾希圣在全省實驗推行包產到隊、到戶的責任田,1961年3月毛澤東含糊地批準他進行實驗,這使得安徽的糧食迅速增產,并有余糧支援河南、江蘇等地。但隨即毛澤東嚴厲批判了安徽的做法,曾希圣因此被撤職。在此前后,浙江、山東等地,也有小規模的包產到戶的嘗試,最終都無疾而終,所有參與其中的干部,全部被整肅,無一幸免。“包產到戶”被當作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的東西,受到長期批判。
材料二 1978年秋天,安徽發生大旱災,為了使秋種(種麥子)能順利進行,有的地方干部就采取了把生產隊的土地直接包給農戶種的辦法,搞“包產到戶”。……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對此采取了支持的態度,萬里說:“包產到戶的問題,過去批了幾十年,許多干部被批怕了,但過去批判過的東西,不一定是錯誤的;過去提倡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要靠實踐來檢驗。” ……1978年11月24日的冬夜,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8戶村民又做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決定——“分田單干,包干到戶”。……“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一字之差,性質完全不同。包干到戶,農村土地真正實現了兩權分離,土地所有權歸集體,農民通過承包獲得對土地的經營權,農民成了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農民用和平的方式奪了集體的生產經營權。
(4)依據材料4、5,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0世紀60年代開始及70年代末,農村搞“包產到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結局有何不同?
(5)依據材料,分析“小崗模式”與60年代“包產到戶”有什么區別?“小崗模式”的推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法國大革命以后,法國農業發展的緩慢,大大制約了法國工業革命。二戰后,法國開始改造小農經濟。首先,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1945年,法國政府通過國家農業信貸銀行發行五年期債券募集、1947年開始的馬歇爾計劃,共為法國農業提供90億法郎的資金支持。從1954年起,法國政府對農業的投入超過了每年政府預算的4.6%。其次,力促土地的集中經營,實現農業機械化。鼓勵年長農民“退休”,政府為其頒發“離農終身補貼”;各地政府成立土地整改組織,負責收購農民的零散土地,進行平整整合后轉賣給農業資本家;對于自行合并經營的農場減免稅收;對農民購買農機給予優惠和貸款,農場主購買農機可享受國家銀行的長期、低息貸款。第三,加強農業合作組織的建設。一方面是政府組織各級農業公會和農業交流協會,通過這個組織傳達和解釋政府的農業政策,調查農業發展情況,組織農業交流活動等。另一方面是鼓勵農民自行組織各種農業合作社,尤其是法國南部各類特種經營的農戶基本上都加入到了各種農業合作社中,合作社通過與農戶簽訂合同的方式引導農戶進行生產,建立起農戶與外界市場的聯系,這彌補了各類特種經營難于擴大經營規模的缺陷。第四是加強農業科研和農村職業教育的建設,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和農業就業人員的素質。在第四和第五共和國時期,法國政府共設立了33所全國性的高等農業學院和農業工程學校,并且各省普遍設立了各種農業技術學校。政府規定,凡是獨立經營農場的人必須要具備“農業技師”證書。法國農業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法國農業實現了全面的機械化、電氣化和化學化。法國成為20世紀中后期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李世安《歐美資本主義發展史》)
(6)戰后,法國對落后小農經濟的改造,對今天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與轉變有哪些可借鑒之處?
材料四 2005-200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情況表
年份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城市 | 10493元 | 11759元 | 13786元 | 15781元 | 17175元 |
農村 | 3225元 | 3587元 | 4140元 | 4761元 | 5153元 |
(7)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如何解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問題?
材料五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必須牢牢把握加強“三農”這個根本立足點,牢牢把握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這個重要著力點,牢牢把握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這個戰略著眼點,牢牢把握城鄉改革聯動這個關鍵切入點。決不能以犧牲農業農村為代價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決不能借統籌城鄉之名削弱農業農村、損害農民利益。
(8)結合材料二,運用對立統一觀點,分析說明城鎮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2002年亞洲、歐洲、北美洲(除墨西哥)的谷物進、出口量和生產量占世界的比例。讀圖、表回答1--2題。
![]() |
1.與①、②、③三幅圖所示內容相符的是( )
A.①進口量、②出口量、③生產量 B.①生產量、②出口量、③進口量
C.①進口量、②生產量、③出口量 D.①出口量、②進口量、③生產量
表1:亞洲某地區干、濕年份所發生的概率及農作物收益(元/畝)
2.該地區收益受干、濕變化影響最小的農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麥 C.大豆 D.燕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