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
A. 同一水平面上氣壓差異 B. 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
C. 不同緯度間的熱量差異 D. 地球自轉引起的偏向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工業生產面臨“用工荒”局面。根據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為4種工業的生產成本構成圖,其中最有可能面臨 “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用工荒”對沿海地區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A.勞動力回流第一產業,第一產業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創新,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C.勞動力數量減少,平均工資下降
D.資金投入減少,生產總值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業在甲地(見下圖)開采錳礦并建有電解錳廠,生產過程中需用硫酸和鉛,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礦礦渣庫。
分析該尾礦礦渣庫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并說明為防止這種危害應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與城市化增速變化及預測。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城市人口比重增速與城市人口比重之間的關系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與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關
B.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減慢時,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C.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變化導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間差異
D.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為正值,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2】20世紀90年代,我國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農業勞動力 B. 政府鼓勵農民進城務工經商
C. 改革開放促進工業化進程 D. 城市戶籍制度改革與門檻降低
【3】2015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預測)持續下降,說明我國( )
A. 工業化進程放緩,農業生產比重上升
B. 漸次進入服務業為主導的后工業化社會
C. 工業部門以資源和資金密集型工業為主
D. 糧食生產地位下降,園藝業產值比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本月所學知識)下圖“甲、乙兩城市人口增長圖”,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國家,據此完成下題。
【1】關于這兩種類型國家城市化進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城市所在國家,城市化起步早、發展快
B. 乙城市所在國家,城市化水平高
C. 甲城市所在國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國家
D. 乙城市所在國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區移動
【2】關于甲城市所在國家城市化發展快的主要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A.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解放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
B. 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過快
C. 商業和交通運輸業的高速發展
D. 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鄧小平指出:“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參加任何集團,同誰都來往,同誰都交朋友。……我們講公道話,辦公道事。”下列各項能貫徹鄧小平這一思想的是
A.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B.參加由亞非拉國家組成的不結盟運動
C.發展同各國友好關系,反對霸權主義 D.發展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友好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擁有全國兩大商品糧基地的黑龍江省,在保障糧食豐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畜牧業和家禽飼養業,實現“糧變肉、草變乳”的過腹增值,傾力建設“綠色大廚房”。為提升畜產品加工業競爭力,黑龍江省在品牌建設上下功夫。綠色品牌的“森林豬”“森林雞”,盡管價格較高,卻廣受消費者歡迎。下圖示意黑龍江省位置及范圍。
(1)分析黑龍江省建設“綠色大廚房”的有利區位條件。
(2)簡述黑龍江省“綠色大廚房”對區域發展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左圖為“某區域示意圖”,右圖為A地河谷及地質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 關于A地所在河流位置及流向說法正確的是( )
A.北半球、由北向南流 B.北半球、由南向北流
C.南半球、由北向南流 D.南半球、由南向北流
【2】A地河谷處地質構造為( )
A.斷層 B.背斜 C.地壘 D.地塹
【3】圖中A地河流水面最高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臺風活動頻繁
B.華北地區正值小麥收割季節
C.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中的遠日點
D.我國北方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