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摩拜”共享單車在上海等大城市悄然風行,這種出行方式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A. 加劇人口遷移 B. 綠色出行可以減少碳排放
C. 緩解交通擁堵 D. 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溫度較高的水流經低溫河段時,由于水從湖面蒸發,在空中形成水霧,而又因為寒冷的空氣,霧中的水粒子在樹枝上凝結、結霜并不斷積聚,樹枝披上了由小冰晶組成的白色不透明的外衣,這就是霧凇。我國松花江沿岸能看到規模大、時間久的霧凇奇觀。完成下列各題。
【1】出現霧凇奇觀的河段是( )
A. 甲河段 B. 乙河段 C. 丙河段 D. 松花湖畔
【2】“寒氣結冰如珠見日光乃消”是我國最早對霧凇的解釋。可見,霧凇一般形成于( )
A. 細雨的春夜 B. 多雨的夏夜 C. 干燥的秋夜 D. 晴朗的冬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國局部地形圖(圖1)和該國甲市月均降水量柱狀圖(圖2),完成下列各題。
圖1 圖2
該國重要谷物作物有小麥、玉米和大麥。谷物產量僅次于中國、美國、印度和俄羅斯,是世界上第五大谷物生產國。其小麥主產區位于北部平原地區,玉米主產區則位于西南部和北部平原。
(1)簡述該國圖示地區的地形特點。
(2)推測甲市所在地區的氣溫特征。
(3)分析甲市所在地區的降水特征及成因。
(4)歸納影響該國圖示地區玉米種植的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統計,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達到70億,創下歷史行里程碑。讀圖完成題。
【1】世界人口自19世紀初以來不斷增長的原因是
A.醫療衛生技術的不斷進步
B.自然生存條件的逐步改善
C.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
D.國際大環境的相對穩定
【2】關于世界人口增長歷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目前世界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
B.19世紀初以來世界每增加10億人口的
時間間隔越來越短
C.世界各國人口隨時間推移都會加速增長
D.發達國家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長的主力軍
【3】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不會造成
A.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激增
B.生態環境將會面臨更大壓力
C.世界糧食危機得以緩解
D.部分國家養老和醫保問題更加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川藏鐵路規劃示意圖。歷經多年規劃論證的川藏鐵路拉(薩)林(芝)段已于2015年上半年全面開工建設。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修建川藏鐵路拉林段的主要限制性條件是
A. 地質條件復雜、高寒缺氧 B. 地形多樣、河網密布 C. 山地阻擋、生態脆弱 D. 凍土廣布、干旱缺水
【2】建成后的川藏鐵路將
A. 承擔川藏間的全部客、貨運任務 B. 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C. 促進西南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D. 加強國防安全,活躍全國路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屬于生態破壞的環境問題是( )
A. 巴西熱帶雨林的破壞 B. 歐洲的酸雨危害
C. 中國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D. 非洲熱帶草原地區的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河西走廊是內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因位于蘭州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得名。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河被該地區譽為“母親河”,該流域土地資源過度利用,可能導致
A.整個流域地下水位上升
B.下游湖泊湖水富營養化
C.下游湖泊面積逐漸縮小
D.河流改道由東北流向西南
【2】甲河下游地區是開發歷史悠久的耕作區,當前限制其農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水源
C.地形
D.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