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與重慶兩地所處地理緯度相近,但年太陽輻射總量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
A.拉薩正午太陽高度角大 |
B.拉薩空氣稀薄、日照強 |
C.重慶的日出時間比較早 |
D.重慶的熱量不容易擴散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黃岡秘題地理·專題能力測試卷七 題型:013
拉薩與重慶兩地所處地理緯度相近,但年太陽輻射總量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
A.拉薩正午太陽高度角大 |
B.拉薩空氣稀薄、日照強 |
C.重慶的日出時間比較早 |
D.重慶的熱量不容易擴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甲、乙兩地是我國西部地區相鄰的兩個省級行政區的行政中心,緯度在30°N附近。下圖是甲地與乙地的氣溫年內變化曲線圖。讀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地位于我國________氣候區,乙地位于我國________地形區。
(2)據圖分析甲、乙兩地氣溫的主要差異以及產生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
(3)由地理環境不同,甲、乙兩地所處地區農業生產存在很大的差異,試分析兩地區農業生產在哪些方面存在著差異。
(4)甲、乙兩地所處地區都屬于西部地區,又都是能源豐富的省份,請分別說出兩省較為豐富的能源名稱。
(5)為加快西部開發,我國在甲地所在地區建設的____,是發展西部的標志性工程,該工程遇到的最大技術難題是____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測試地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讀南美洲部分地區自然帶示意圖及資料,回答問題。(12分,每空2分)
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講述了英國公爵根據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鄧肯號”,率領探險隊沿著南緯37°一帶,搜救格蘭特船長的故事。
1.“鄧肯號”于1864年8月25日離開英國格拉斯哥,經過40多天航行,繞過麥哲倫海峽于10月6日到達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氣候,所屬的自然帶是________帶。
2.探險隊在南美大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搜救活動,途經甲、乙、丙、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災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凍害威脅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鹽湖,經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甲丙兩地所處的緯度位置接近,但自然景觀差異較大。造成兩地地理環境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甲海岸附近多地震、火山,主要原因是位于美洲板塊與 板塊碰撞擠壓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