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自2002年開始逐步調整計劃生育政策,2013年全面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6年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出生率的大幅度提升會產生“嬰兒潮”現象,而“嬰兒潮”將在15-20年后推動住房消費的增長。下圖示意2010-2030年我國不同人口政策下人口總量的變化趨勢(含預測)。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近年來我國逐步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 提高二胎生育率 B. 緩解人口老齡化
C. 抑制人口增長 D. 轉變生育觀念
【2】下列選項中,與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過程基本相符的是
A. B.
C. D.
【3】“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我國住房消費增長最大的時段可能是
A. 2024-2031年 B. 2031-2038年
C. 2047-2054年 D. 2055-2062年
【答案】
【1】B
【2】A
【3】B
【解析】
【1】我國多年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明顯下降,近年來人口老齡化日益突出,為了應對老齡化的不利影響,我國正逐步調整計劃生育政策。
【2】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原有計劃生育政策不變時,我國人口一直保持低速增長,2016年放開二孩后,在一定時期內人口增長速度加快,但之后人口增長速度又放慢。這說明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先較低,2016年后的短時期內有所上升,但之后又下降,因此A符合。
【3】2016年我國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人口出生率明顯上升,之后大約15-18年,該批人口即將步入住房需求階段,因此大約2031-2038年我國住房消費增長最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社會經濟發展是城市化的動力。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城市化水平就越高,但城市化水平同樣也受到區域其它因素影響。下表為上海市2017年三大產業和常住人口統計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1】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特征是
A.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B. 城市建成區總面積
C. 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 D. 城市經濟發展水平
【2】目前上海所處的區域發展階段
A. 第二產業生產總值比重迅速上升 B. 科技是區域發展的主導力量
C. 區域社會經濟表現出明顯不平衡 D. 城市化水平呈現加速發展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H經線穿越的我國大地形區有
A.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
B.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C. 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D. 準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E緯線穿過的我國省級行政單位有
A. 遼寧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 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
C. 山東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 江蘇省、河南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我國某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②兩地之間的山脈是 ( )
A. 賀蘭山 B. 陰山 C. 大巴山 D. 秦嶺
【2】下列礦產地,位于①、②兩地所在省區的是 (
A. 神府煤礦 B. 白云鄂博鐵礦
C. 平朔煤礦 D. 金昌鎳礦
【3】關于①、②兩地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 ①地是半干旱地區,②地是半濕潤地區
C. ①地是落葉闊葉林,②地是常綠闊葉林
D. ①地是中溫帶,②地是暖溫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國地形崎嶇,喀斯特地貌廣布,水資源較為短缺。該國政府計劃修建西水東調工程。下圖示意甲國位置及調水線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實施西水東調工程的原因有①西部地勢較高,調水可白流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 ③東部城市較多,需水量大 ④東部水稻種植廣,需水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西水東調工程給該國帶來的積極影響有 ①帶動調水沿線經濟發展 ②促進東部園藝業發展 ③加強東西部港口聯系 ④加快東部重T業發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脆弱性是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種度量,是指涵蓋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三個子系統的城市系統。在面對多種因素影響時所表現出來的敏感性以及應對能力的強弱。城市脆弱性強,則可持續發展能力弱。我國東北地區自2003年啟動振興戰略以來,在城市轉型和城鎮化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下圖示意2003-2011年東北地區各類型脆弱性城市所占比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03-2011年東北地區
A. 較低脆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體增大 B. 高跪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體增大
C. 低跪弱型城市所占比例整體減小 D. 中等脆弱型域市所占比例整體增大
【2】2003-2011年東北地區城市脆弱性降低主要是由于
①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③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④常住人口不斷增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僅考慮“資源環境”系統對城市脆弱性的影響,2003年以來東北地區
A. 環境承載力減小 B. 環境人口容量減小
C. 資源利用率降低 D. 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黑龍江、海河、閩江(福建境內)、伊犁河(發源于新疆)長度、徑流量和含沙量情況。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甲、乙、丙、丁四條河流依次是
A. 海河、黑龍江、伊犁河、閩江 B. 閩江、黑龍江、海河、伊犁河
C. 海河、閩江、伊犁河、黑龍江 D. 黑龍江、海 河、閩江、伊犁河
【2】【2】以上四條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 都參與海陸間水循環 B. 流域面積均位于我國境內
C. 徑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響 D. 夏季均出現豐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古湖泊是歷史上曾經存在,現在已經消亡的湖泊。萊州灣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黃驊海侵時期,最初是由處于濱海洼地內的古老河口海灣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斷發展擴大的條件下演變成潟湖,此后隨著氣候的變化及大規模的海退,使得潟湖與海洋隔離,退居內陸,并經入注河流水體的不斷淡化最終演變成淡水湖。下圖示意萊州灣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在古湖泊形成過程中,萊州灣南部海岸線總體變化趨勢是( )
A. 反復進退 B. 向南推進
C. 位置穩定 D. 向北推進
【2】大規模的海退,使得( )
A. 河流流程加長 B. 湖泊距海變近
C. 湖泊面積增大 D. 河流流速減緩
【3】導致萊州灣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為墾殖 B. 河流改道 C. 氣候變化 D. 泥沙淤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城市人口比重變化圖,回答下面小題。
【1】2013年以來
A. 山東、江蘇城市化水平相當 B. 山東城市化速度略快于江蘇
C. 山東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D. 江蘇城市化速度明顯快于全國
【2】影響江蘇、山東兩省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A. 地理位置 B. 政府政策
C. 人口數量 D. 經濟發展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