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龍之脈新教材完全解讀 高中地理 必修1 (配中國地圖版) 中國地圖版 題型:069
甲圖是“世界主要農業生產地域類型(部分)示意圖”,乙圖是“地球上的行星風帶(部分)示意圖”,讀下圖回答:
(1)氣壓帶、風帶②的名稱是________帶,A地區所屬農業生產地域類型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2)B地區受氣壓帶、風帶影響,氣候特點是________,該地區種植業除麥類外,________等種植非常廣泛。
(3)氣壓帶③的名稱是________,C地區在其控制下盛行________氣流,農業的主體是________業,氣候類型屬________。
(4)D地區受氣壓帶、風帶(寫出圖上的數字代號)________交替控制,其自然植被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陜西省師大附中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甲、圖乙為世界M、N兩類地區某時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變化圖。讀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3)題。
(1)下列關于M、N兩地的判斷,正確的是
A.M類地區為發達國家,20世紀三四十年代人口增長較N類地區慢
B.M類地區為欠發達國家,20世紀三四十年代人口增長較N類地區慢
C.N類地區為欠發達國家,近百年以來人口增長速度不斷下降
D.N類地區為發達國家,20世紀三四十年代人口增長較二三十年代快
(2)下列關于圖示時期M、N兩地人口增長階段的判斷,正確的是
A.M地區后期處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階段
B.M地區后期處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過渡階段
C.N地區一直處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的人口發展階段
D.N地區后期處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過渡階段
(3)1910~1920年M類地區人口增長處于低谷,主要影響因素為
A.經濟危機 B.戰爭影響 C.氣候變化 D.文化教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陜西省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中圖1為“某大陸地形剖面”,圖2為“某假想陸地的部分圖”,圖3為“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讀圖,回答第31~34題。
31.根據圖1中所示大氣環流狀況判斷,此時,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秘魯沿岸海水異常升溫,可能發生厄爾尼諾現象
B.圖中C地草類蔥綠,動物大規模向南遷移
C.開普敦天氣晴朗,好望角附近海域風平浪靜
D.恒河河水量大增,北印度洋海區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32.圖1大氣環流所示季節,半年后圖2中小島F西海岸的氣候特征正確的是
A.月平均氣溫大于0℃,降水量較大
B.月平均氣溫小于0℃,降水量較大
C.月平均氣溫大于0℃,降水量較小
D.月平均氣溫小于0℃,降水量較小
33.若黃赤交角為0°,圖2中甲乙丁戊所代表的氣候類型不再存在的是
A.甲 B.乙 C.丁 D.戊
34.在圖l大氣環流所示季節,圖3中地球繞日公轉處在軌道上的位置大約應為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