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是我國某地區地理環境示意圖,讀圖后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該地區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見圖上角)分析判斷:該地區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
[ ]
該地區有利于農業生產的氣候特點是:熱量__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該地區不利于農業生產的氣候特點之一是春季________,多風沙。
(2)在圖中用序號表示的下列幾個地區中,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是:________。(根據圖中序號所示選擇填空)
為了保護那里的生物多樣化,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現已在丘陵地區建立一個________區。(根據圖中序號所示填空)
(3)在城鎮④周圍所建的幾個工業企業中,對城鎮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是:________。(根據圖中序號所示選擇填空)
(4)在該地區能夠給平原農田提供灌溉水源的水利設施有:________。(根據圖中序號所示填空)
(5)在該地區的能源開發利用設施(⑦(12)(13))中,屬于開發利用新能源的是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地質構造是地殼運動引起的巖層變形與變位。讀下面的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64.圖中石灰巖巖層的年齡比含煤地層的年齡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
65.A處巖層向上拱起,但地形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圖例所示的四種巖層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圖示地區,計劃建造一個大型工程,該工程在選址時,必須避開A、B、C三地中的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下列有關D地層形成的地質年代的地理環境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多項選擇)。
A.環太平洋地殼運動劇烈 B.發生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
C.我國大陸的輪廓基本形成 D.是全球最重要的成煤時期
E.蕨類植物大發展 F.出現了最原始的鳥類——始祖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
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
發展”。某校地理興趣小組為實踐科學發展觀,對
“區域與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其基本
步驟如右圖所示,據此完成相關問題。(16分)
階段Ⅱ研究成果:
①我國某區域地貌格局呈半玩狀,外側是河流,內側是廣闊的平原,其間是高低起伏的山脈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區氣候以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為主;自南向北跨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熱量分布南北差異較大。總之,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是該區域的基本特征。
②該區域某平原在歷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對該平原進行大規模開墾,使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但是現在國家已決定停止開發該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護區。
(1)依據階段Ⅱ研究成果,推斷該區域為我國的________地區。
(2)比較該區域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地理特征的差異性,完成下表。
比較要素 | 該區域 | 長江三角洲地區 |
氣候類型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
典型土壤 | 水稻土 | |
工業特征 | 以重工業為主 | |
農業發展最有利的自然條件 | 水熱充足 |
(3)該區域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
(4)隨著退耕還林、還草和荒地保護工程的實施,該區域靠擴大耕地面積(開墾荒地)來增加糧食產量的途徑將受到限制。請你為該區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上海市閔行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地質構造是地殼運動引起的巖層變形與變位。讀下面的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64.圖中石灰巖巖層的年齡比含煤地層的年齡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
65.A處巖層向上拱起,但地形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圖例所示的四種巖層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圖示地區,計劃建造一個大型工程,該工程在選址時,必須避開A、B、C三地中的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下列有關D地層形成的地質年代的地理環境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多項選擇)。
A.環太平洋地殼運動劇烈 B.發生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
C.我國大陸的輪廓基本形成 D.是全球最重要的成煤時期
E.蕨類植物大發展 F.出現了最原始的鳥類——始祖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0103 期末題 題型:綜合讀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南通市2010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 題型:材料閱讀
選做題:請在A、B、C、D四題中選兩題作答。并在答題紙上把所選題目對應字母后的方框涂滿 涂黑。如多做。則按所答的前兩題評分。
A.【海洋地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0(10分)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來,環渤海海域海冰范圍迅速擴大,最大海冰覆蓋范圍曾達渤海面積的45‰渤海海域罕見海冰已對沿海地區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等造成嚴重影響。
材料二 渤海二月表層海水溫度分布圖(圖16)。
材料三 2010年1月27日海冰分布圖(圖17)。
(1)圖示海域海水溫度分布規律是_ ,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主導因素有__ 和__ 。
(2)通過監測發現,今年渤海海冰面積比正常年份大,其具體的原因是__ 。因海冰覆蓋,__ 、 __ 等海洋資源利用方式所受影響較大。
(3)近年來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3分)
B.【旅游地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拉開大幕。
材料二 海南島旅游資源分布示意圖(圖18)
(1)海南島旅游資源豐富,其中五指山和熱帶雨林分別屬于__ 類和__ 類的自然景觀,該類自然景觀具有__ 的特點。
(2)海南省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意義有__ 。
(3)為加快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請提兩點合理化建議:__ 、__ 。
C.【城鄉規劃】閱讀“東京城市合理規劃示意圖”(圖19),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東京城市形成的主要區位是_ _ ,該城市的空間形態呈__ 。
(2)工業用地分布的主要特點是__ ,其布局遵循了__ 原則和 原則。
(3)東京城市道路網的布局形態所屬類型是 _ _ ,其優點主要有__ 、__ 。
(4)甲、乙分別為新開發的住宅區,價格高且暢銷的是__ ,判斷理由是__ 。
D.【環境保護】讀“我國某地區礦產和城市分布示意圖”(圖20),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區優勢礦產資源是上,利用中產生的突出環境問題是上,其危害有_ _ 、__ 、__ 。
(2)造成該環境問題的原因主要有_ _ 、__ ,解決該問題可采用的環境管理手段有__ 、_ _ 、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