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30分)
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東北部海域的里氏9.0級地震誘發了海嘯,大船渡市的海嘯浪高達到23.6米。
(1)簡析海嘯對大船渡市破壞嚴重的主要原因。(6分)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數據比較
核電站主要用鈾-235裂變產生的能量來發電,它不排放CO2,產生的核廢料也絕對封存。核電站運行需要大量冷卻水。一座100萬千瓦的核電站每年需要鈾燃料30~40噸,而相同功率的火電站需要耗煤300~400萬噸。
(2)說明日本大力發展核電的主要原因,指出核電站適宜布局的地區。(12分)
日本福島核電站因地震導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質一部分隨大氣擴散,一部分隨水流出。
(3)某同學說:“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會影響中國。”請分析其判斷的依據。(4分)
近年來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國建立生產基地,中、日在產業鏈環節和產品周期上的分工情況如圖13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業向境外轉移。
(4)從產業鏈環節和產品周期階段概括日本向中國轉移的產業特點,說明產業轉移對日本區域發展的影響。(8分)
(1)震級高、距離震中近,引發的海嘯強度大;(2分)地處海灣;(2分)居民區集中分布在沿海峽谷中的低地。(2分)
(2)日本能源消費量大,(2分)石油(常規能源)等能源自給率低,對外依賴程度和運輸壓力大;(2分)核電站所需原料少,發電量大,(2分)清潔。(2分)
核電站適宜布局在靠近水源或沿海,(2分)常規能源不足,但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區。(2分)
(3)此時段亞洲東部盛行西北季風,中國位于西北季風的上風向。(2分)
流經日本沿岸的洋流流向主要為自南向北,中國位于其上游方向。(2分)
(4) 向中國轉移的產業主要是輔助部件生產和組裝等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業,(2分)其產品處于銷售額下降的成熟期和衰退期。(2分)
國內就業機會減少;環境壓力減輕;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每點2分,答出其中2點即可得4分)
【解析】略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金陵中學課改實驗學校高一第一學期期中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l)圖中地質構造是 __________,其中A為 ________ 斜,B為 __________ 斜。
(2)甲、乙兩處山地的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處的巖石屬于沉積巖的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若要開采堅硬的巖石作建筑材料,宜選①處還是②處?__________ 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黑龍江哈四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PQ兩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氣候差異很大,請分析形成的原因。(3分)
(2)修建連接PQ兩城市之間的鐵路時可能遇到哪些困難?(2分)
(3)分析甲所在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3分)
(4)圖中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三1.1旅游概述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反映出旅游主體的 化。圖中的旅游活動同時還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①旅游空間的 化;②旅游方式和內容的 性;③旅游目的的 性。其中 是旅游發展的一大原動力。
(2)圖中的國際旅游人數呈 的變化特點,原因之一是交通條件大大改善, 尤其是 的出現,使世界各地的距離日益“縮短”。
(3)圖中旅游活動屬于( )
A.古代旅游 | B.近代旅游 | C.現代旅游 | D.無法判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山東省聊城市高二上學期期中模塊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①~④所屬災害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屬于東北災害帶 B.②屬于海洋災害帶
C.③屬于青藏高原災害帶 D.④屬于西北災害帶
2.圖中①~④所屬災害帶的主要災害對應正確的是( )
A.①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
B.②是臺風、風暴潮、赤潮
C.③是洪澇、旱災、病蟲害
D.④是地震、沙塵暴、霜凍、干旱、病蟲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山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溫哥華是加拿大冬季溫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亞太地區的門戶。自20世紀末以來,隨著亞太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加拿大中東部的農礦產品的出口越來越倚重溫哥華港。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解釋溫哥華冬季較本國多數城市溫暖的原因。(4分)
(2)分析加拿大農礦產品的出口倚重溫哥華港的原因。(3分)
(3)指出L河甲點以上河段流域綜合開發的主要方向,并說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