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當今世界上,美國、中國、阿根廷、印度是主要的花生供應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印度花生出口量曾一度躍居世界第二位,主要是因為印度()
A. 勞動力素質高 B. 技術力量較為雄厚
C. 耕地面積廣,花生種植面積大 D. 氣候條件較為優越
【2】【2】在國際市場上,我國花生價格比美國花生價格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國()
A. 農場規模大,整體效益高 B. 產品科技投入大,成本低
C. 勞動力豐富且廉價 D. 專業化水平較高
【3】【3】我國花生出口量減小的根本原因是()
A. 國內市場需求增加 B. 國際市場花生價格下降、利潤下降
C. 國內花生深加工的需求量增大 D. 花生種植面積減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浙江省鼓勵建設多層廠房代瞽單層廠房,完成下列各題。
【1】用多層廠房代替單層廠房土地利用變化最顯著的是
A. 用地規模 B. 用地類型 C. 功能分區 D. 自然屬性
【2】浙江省鼓勵建設多層廠房代替單層廠房的主要理由有
①環保標準提高 ②土地供應緊張 ③工業集聚發展 ④重化工業發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青海湖又名“措溫布”,即藏語“青色的海”之意。位于中國青海省和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內流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鳥島都是著名的游覽勝地。每年5~6月間,是青海湖觀鳥最好的時候,鳥島鳥蛋遍地,繼而幼鳥成群,熱鬧非凡,數里之外,鳥鳴聲可傳入耳際,充滿生機。雖然該地景觀特色明顯,但相比而言,青海湖的年游客總量卻遠遠不及我國東部的景區。
分析一年中青海湖游客總量少于我國東部景區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7月,浙江安吉小鯢自然保護區入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安吉小鯢對生存環境特別挑剔,主要棲息于一片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沼澤地。完成下列各題。
(1)浙江省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突出體現了可持續發展中( )
A.環境的觀念
B.權利的觀念
C.公平的觀念
D.發展的觀念
(2)針對安吉小鯢的保護,最關鍵的是( )
A.嚴防外來物種的入侵
B.禁止高強度捕獵
C.保護原生態棲息環境
D.遷至野生動物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徽大別山等南方山地是我國重要的高山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所產蔬菜7~9月市場占比較大。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大別山等南方山地成為重要的高山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氣溫年較差較小 B. 夏季氣溫較低
C. 夏季降水充沛 D. 冬季溫和多雨
【2】促進大別山等南方山地高山反季節蔬菜生產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氣候 C. 市場 D. 勞動力價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東京都市圈的地域結構變化深受經濟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后期,泡沫經濟導致地價驚人增長,住宅建設向外蔓延;20世紀90年代初期,泡沫經濟崩潰,地價持續下跌,郊區擴張的勢頭停止,中心區人口增加。另一方面,自1980年以來,日本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由此引發的人口問題加劇了東京都市圈的結構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1】20世紀90年代以來東京都市圈中心區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郊區環境惡化 B. 中心區交通便捷
C. 郊區地價上漲 D. 中心區房價適中
【2】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為追求住宅面積而遷往郊區勢頭減弱是因為( )
A. 人口少子化 B. 人口老齡化
C. 收入減少 D. 土地供應緊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洛陽牡丹甲天下,洛陽牡丹種植已有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洛陽市建設專用牡丹生產基地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C. 臨近黃河,水源充足 D. 種植歷史悠久,市場廣闊
【2】“花隨人意應時開”,2017年11月底,洛陽市10余萬株冬季催花牡丹陸續南下催花。牡丹催花需要從溫度、濕度、光照等方面進行精確控制。影響催花牡丹生產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水源 B. 土壤 C. 市場 D. 技術
【3】洛陽每年生產的鮮花牡丹大量出口到荷蘭、俄羅斯、日本、德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影響該地鮮花牡丹銷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 便利的交通和保鮮技術 B. 適宜的氣候
C. 廉價的勞動力 D. 優越的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時,作《定風波》。其中寫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汕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據此完下列各題。
(1)蘇軾當時所處地區的典型植被為( )
A.常綠闊葉林
B.落葉闊葉林
C.針葉林
D.高山灌叢
(2)從材料中推斷,該地當日最可能( )
A.正值準靜止鋒控制多雨
B.晝夜長短差別不大
C.正午太陽位于觀測者正北方
D.夜間出現霜凍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人口遷移規模空前龐大,他們主要目的是為了務工與經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對該時期人口流動主要方向描述錯誤的是( )
A.鄉村流向城市
B.從欠發達到發達地區
C.從內地到沿海
D.從東南遷往西北地區
(2)影響該時期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資源因素
B.政治因素
C.經濟因素
D.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