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德國被稱為歐洲大陸上的“十字路口”。漢堡是德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外貿中心,港區延伸到寬闊的易北河口,航道水深十多米,大型海輪可直達。下圖德國區域示意圖。
材料2:德國計劃在2022年前關閉所有的核電站,壓縮火電裝機容量,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以及改造新型智能電網,光伏發電發展迅速,其中近90%是用戶端的“屋頂電站”。
材料3:德國工業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近期,德國政府提出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工業4.0戰略,“德國制造”再次提升它的全球競爭力。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是中國和德國國家級合作項目,主要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引進國內外各種研發設計、檢測認證、技術轉移與服務、新IT、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藥、會展和職業培訓等產業。
材料4:石化工業園區引領世界石化工業的發展方向,德國路德維希地區是世界級的工業園區,近十年來,中國石化工業園區發展迅速。上;瘜W工業區、南京化學工業園區等60余家省級以上石化工業園區,成為帶動中國石化工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1)結合材料1,漢堡欲打造成為歐洲港航物流基地,分析其優勢條件。
(2)結合材料2,中國75%的光伏發電是西部荒漠電站。與德國“屋頂電站”比較,指出中國西部荒漠電站的優缺點。
(3)結合材料3,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是近年來中德加強經濟合作的縮影,簡述“德國制造”對我國工業發展的啟示。
(4)結合材料4,分析石化工業向專業園區集聚的主要原因。
(5)從環境角度,上;瘜W工業區在城市中布局應注意哪些什么?
【答案】(1)①位于歐洲中心,地理位置優越;②水陸交通發達,運輸便利;③地處經濟發達西歐,商貿往來頻繁;④建港條件優越,港闊水深;⑤以大城市為依托,經濟腹地廣。
(2)太陽能資源豐富;荒地廣闊,地價低廉;遠離消費市場,電力遠距離輸送的成本較高。
(3)①加強科技研發和產品創新(發展科技);②加強人才培養(提高勞動力素質);③提高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水平;④調整工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或發展高端產業鏈);⑤加強工業管理和產品服務;⑥樹立品牌,增強競爭力(拓展市場);⑦加強國際合作(國家政策扶持)。
(4)石化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善,節約生產建設投資;加強企業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提高生產效益,取得規模效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5)應布局在季風風向的垂直郊外;遠離水源地。
【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港口建設條件分析、工業集聚的原因、工業的合理布局以及我國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知識。
(1)根據材料:德國為歐洲大陸上的十字路口,而漢堡港區延伸至易北河入?,航道水深十多米。因此漢堡地理位置優越,港闊水深,建港條件優越;作為歐洲港航物流基地,需要便利交通,讀圖可知,漢堡有鐵路經過,易北河流經并匯入北海,可發展河海聯運,因此漢堡水陸交通發達,運輸便利;同時,西歐經濟發達,商貿往來頻繁,對港口運輸的需求量大;漢堡通過便利的鐵路交通和水運聯系內陸地區,經濟腹地十分廣闊。
(2)德國地處西歐,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全年溫和濕潤,與德國相比,我國西部荒漠地區深居內陸,降水較少,晴天多,太陽能資源更為豐富,同時,注意關鍵詞“荒漠”,荒地面積廣闊,地價相對較低(優勢條件);同時,我國西部荒漠地區人口密度小,我國電力消費市場在東部沿海地區,因此電力需要遠距離輸送,輸送成本較大。
(3)德國屬于制造強國,且中高端制造比重大,產品品質優良,對于我國而言,要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關鍵在于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經費的投入,加強科技研發和產品創新,提高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水平;其次,調整工業結構,發展高端產業鏈,對于中低端產品制造環節可適當轉出,從而促進產業升級;再次,需要加強工業管理和產品服務,加大國際知名品牌建設,增強市場競爭力;最后,國家需要加大政策扶持。
(4)本題考查工業集聚的優勢。專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善,石化工業集聚于此,可節約生產建設投資,同時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取得規模效益;工業集聚也可以加強企業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5)化學工業在生產過程中有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因此應布局在常年盛行風的垂直郊外,同時應該遠離水源地,并加強對廢水的處理,達標排放。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向北京及其附近地區供水,可以緩解首都水資源緊缺的狀況。下圖為北京氣候資料及丹江口下游武漢的年徑流量曲線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為解決調、需之間的季節差異,供水地區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實行季節性水價B.提倡節約用水C.修建水庫D.增加引水線路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南起漢江丹江口水庫,北至京津,已全線通水。該工程干渠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線河流,其原因是( )
A.保障工程供水水質B.改善沿線生態環境
C.增加下滲,回補地下水D.減小工程量,降低造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以下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遷移日漸頻繁,老齡化現象也日趨嚴重。
材料一:2012年我國部分地區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統計圖(左下圖)。
材料二:2014年我國部分省區常住人口老齡化數據(右上表)。
(1)根據材料一,歸納我國人口遷移的流向特點,并分析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區造成的主要影響。
(2)結合材料和已學知識,分析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人口老齡化的特點及其原因。
(3)根據材料二,比較表中我國四大直轄市常住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差異,并分別分析其中老齡化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印度洋某季節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②海區洋流自西向東流的主要動力是
A.東北季風B.東南信風C.東北信風D.西南季風
【2】圖示出現的季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大陸上形成低壓,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
B.南極大陸出現極晝,是科學考察的最好季節
C.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常有臺風登陸
D.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巖溶臺地是指山體為石灰巖,頂部相對平緩,四周為陡崖的一種巖溶地貌。湘西巖溶臺地因與峽谷伴生而獨具特色。下圖為巖溶臺地絕壁上懸掛式洞瀑景觀及湘西主要巖溶臺地空間分布示意圖。
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絕壁形成的地質過程
①地殼抬升,流水下蝕加劇,形成峽谷 ②流水沿巖體斷裂處溶蝕
③地殼運動,巖層斷裂 ④巖體沿斷裂處解體崩塌
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④②①③D. ②①③④
【2】懸掛式洞瀑形成的關鍵是
A. 豐富的降水形成較大的河流B. 活躍的地殼運動形成巨大的高差
C. 地表河流下蝕快于地下河溶蝕D. 河流溯源侵蝕造成崖壁巖石坍塌
【3】圖中,與湘西峰脊峽谷區域相比,臺地峽谷區域的臺地分布更廣泛的主要原因是
A. 巖性堅硬B. 河流較多C. 降水較少D. 斷裂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亞地區的氣候狀況整體由冬夏季大氣環流形勢決定。下圖示意南亞地區夏季風進退時間。讀下圖完成 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夏季風控制時間最長的地方位于( )
A.西南部B.東北部C.東南部D.西北部
【2】3月到5月為南亞地區的熱季.該季節南亞地區氣溫高的原因有( )
①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高度較人
②西南季風到達,帶來的熱量較多
③受東北季風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④北方山地阻擋.受冷空氣影響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該月影響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氣環流狀況為( )
A.盛行西風B.東北季風
C.西南季風D.東北信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艘船從A港沿圖示路線到B港。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該貨船裝載的是某食用貨品,該貨品最可能是:
A.咖啡豆B.香蕉
C.大米D.牛肉
【2】該貨船經過了:
A.德雷克海峽B.直布羅陀海峽
C.麥哲倫海峽D.馬六甲海峽
【3】當B地天氣干燥時,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是:
A.春旱B.洪澇
C.臺風D.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此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
(2)甲乙兩地位于__________(晨或昏)線,甲地日出時刻為__________,乙地晝長為__________小時,我國南極中山考察站的夜長為__________小時。
(3)圖示日期為__________,該日北京(緯度為40°N)正午太陽高度是__________。
(4)丙地地方時比乙地地方時__________(早或晚)__________小時,丁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黃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輸沙量比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多年平均輸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關站輸沙量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減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減小坡面徑流
③保持水土,減少泥沙流失
④氣候變暖,降低暴雨強度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2】2016年以后,黃河下游輸沙量較中游明顯減少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地形起伏B. 流域面積
C. 興修水庫D. 水土保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