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左圖是非洲某區域示意圖,右圖是乞力馬扎羅山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當野生動物大量遷徙到達甲地時,當地受
A. 西風帶控制B. 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C. 信風帶控制D. 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2】圖中序號①、②對應的垂直自然帶分別是
A. 熱帶草原帶、積雪冰川帶B. 熱帶荒漠帶、高寒灌木林帶
C. 熱帶雨林帶、高寒荒漠帶D. 熱帶季雨林帶、苔原帶
【3】圖中高山草甸帶南北兩坡高度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 熱量B. 水分C. 光照D. 地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地形圖,圖中道路為某次山地自行車越野賽從 A 到 D 的線路。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簡述圖示地區的地勢特征。
(2)估算圖示范圍內自行車越野賽線路相對高度的數值范圍。
(3)若車手保持勻速騎行,判斷 AB、BC、CD 中騎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屆浙江嵊州部分中學聯考)勞動參與率是衡量人們參與經濟活動狀況的重要指標,是經濟活動人口(包括就業者和失業者)占勞動年齡人口的比率。讀我國分年齡組勞動參與率變化曲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圖示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隨著年齡增長,勞動參與率呈下降趨勢
B. 我國經濟活動人口主體集中在25~49歲
C. 15~19歲人口勞動參與率低的原因是缺乏勞動技能
D. 隨著時間的推移,勞動參與率呈升高趨勢
【2】為應對勞動參與率變化產生的不利影響,最有效措施是( )
A. 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B. 逐步放寬生育限制
C. 適當延長退休年齡 D. 大幅提高養老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般認為月太陽輻射總量在 300 兆焦/米 2 以上,能夠使集熱面積 3 平方米熱水器產生的 熱水量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熱水需求。讀重慶市月均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重慶太陽輻射量 ( )
A. 年內變化比較小 B. 滿足利用時間達 5 個月
C. 在我國總量豐富 D. 超過半年時間不可利用
【2】重慶各月太陽輻射總量差異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
A. 2 月少于 3 月是因為 2 月太陽高度大 B. 11 月多于 1 月與 1 月晝短無關
C. 6 月少于 8 月是因為 6 月地球公轉速度慢 D. 2 月少于 10 月是因為 2 月云霧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湖沙漠由眾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藍色的湖泊組成,沙源主要是來自入海河流攜帶的泥沙。該沙漠所在地區最大風頻為東南風,但該沙漠卻以每年20m的速度不斷向大西洋擴張。左下圖示千湖沙漠的位置,右下圖示意圣路易斯市降水的逐月分配。
(1)說明千湖沙漠在東南風影響下難以西擴的原因。
(2)指出千湖沙漠主要擴張的時間段(上半年或下半年),并分析該時間段沙漠擴張的原因。
(3)判斷輸送的泥沙對千湖沙漠擴張貢獻最大的河流(a河、b河或c河),并簡述判斷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南美洲秘魯國及周邊地圖
材料二 秘魯首都利馬全年干旱少雨,以“無雨之城”聞名世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湖的四周雪峰環抱,有 25 條河流流入的的喀喀湖,湖面海拔達 3821千米,面積約為 8300 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40—180 米,平均水溫 13℃。的的喀喀湖處于 內陸而不凍,海拔高而不凍。
(1)分析利馬成為“無雨之城”的主要原因。
(2)分析的的喀喀湖處于內陸而不凍的主要原因。
(3)比較圖中①②兩處流水作用的主要差異并簡析其原因。
(4)推測秘魯礦產由山區運到海港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并說明 2 點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櫚油廣泛用于食品加工、化妝品和清潔劑等生產,廉價的棕櫚油及其衍生產品為很多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某地為擴大油棕種植面積,放火焚燒雨林,下圖為該地油棕種植園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最可能位于
A. 九州島 B. 蘇門答臘島
C. 紐芬蘭島 D. 塔斯馬尼亞島
【2】棕櫚油產業獲利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成本低,銷售量大 B. 生產規模大,產量高
C. 政策扶持,地價低 D. 用途廣,資金投入大
【3】目前,有利于該地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是
A. 擴大油棕種植規模 B. 挖掘傳統加工工藝 C. 全面恢復原生植被 D. 合理集約利用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屬于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共有的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漲落現象。
讀圖甲、圖乙,回答下列各題。
【1】對該湖泊湖面水位周期性漲落的規律,判斷正確的是
A. 7月份水位最高 B. 一天漲落2次
C. 白天水位較高 D. 夜間水位較高
【2】圖乙為一游客1月某日在湖邊拍攝的日出照片,該游客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日本鳥取沙丘能實現人們領略沙漠風情的愿望。鳥取沙丘東西長約 16 公里,南北寬約 2.4 公里。鳥取沙丘降水較多,適合草木生長。當地政府為了保護該“沙漠”下了很大的力氣。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導致鳥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動力因素可能是
A. 夏季風B. 冬季風
C. 東北信風D. 盛行西風
【2】當地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氣”最有可能是指
A. 植樹種草B. 修筑防浪堤
C. 從外地運沙D. 持續除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