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再度鎖定“三農”。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點措施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與農民持續增收。
2008年,我國夏糧生產已實現連續5年增產,單產也創歷史新高,切實維護了國家糧食安全。其中,商品糧基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我國甲、乙兩大農業生產基地示意圖
圖4一10
1.甲基地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乙基地主要的經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2.與乙基地相比,圖中甲基地發展農業生產的區位優勢有________。
3.簡述甲基地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4.甲、乙兩大商品糧基地發展潛力較大的是________商品糧基地,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
5.通過哪些途徑可以解決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
1.水稻 冬小麥 甜菜 大豆
2.熱量條件優越;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沛;勞動力充足
3.問題:水土流失;湖泊面積姜縮、洪澇災害較多。措施: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退耕還湖;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提高抗災能力等(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4.乙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糧食商品率高;目前單位面積產量不高,隨著科技和農業投入的增加,糧食的單產和總量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宜農荒地可供開墾(而甲商品根基地,由于人口稠密,每年凈增人口多;城市、工交建設等建設用地不斷增加,耕地面積將會有所減少;目前單產已較高,增產潛力已較。
5.控制人口數量,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種,推廣機械化生產,提高作物單產。
第1題,甲地為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冬小麥;乙地為我國東北平原,主要有甜菜、大豆、亞麻等經濟作物。第2題,與乙基地相比,甲基地緯度低,水熱條件充足,勞動力充足。第3題,甲基地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都陽湖平原,由于水土流失、圍湖造田等原因導致湖面姜縮,洪澇災害多發。第4題,乙基地由于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宜農荒地多,隨著科技的發展,潛力更大。第5題,通過科技投入、品種改良等手段增加糧食產量,控制人口增長是長遠之計。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材料及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上午10時,又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西氣東輸二線東段工程開工儀式在廣東省深圳市觀瀾鎮求雨嶺施工現場隆重舉行。西氣東輸二線是我國一項戰略性工程,是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內需部署中具有標志性的重大工程,是減少排放、改善人們生活的民生工程,對提高克服金融危機的信心、保障我國能源供應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材料二 我國1980—2003年能源生產和消費變化狀況圖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地區目前正從以傳統制造業為主向現代制造業、高端服務業轉型。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中小企業承受著越來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場環境轉變,乃至地方政府主動推動的巨大壓力,并出現關閉、停產、外遷現象,成為珠江三角產業過渡期不可回避的“陣痛”。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變化示意圖
(1)設計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主干線走向時所考慮的主要社會因素是 ( )
A河流 B交通 C 城市分布 D 農業類型
(2) 材料二中,曲線①代表能源 變化狀況,曲線②代表能源 變化狀況,其中我國石油進口量最多的年份是 年。試分析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特點。
(3)2008年,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世界平均為23%左右,而我國只有2.7%左右。由此怎么樣看待我國天然氣開發利用的前景?
(4) 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業出現關閉、停產、外遷現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9年2月2日監測的2008年入冬以來全國氣象旱澇分布圖(下圖)
材料二 2008年11月下旬以來,中國北方降水量明顯偏少,北方地區正在遭受大范圍干旱。中國氣象局專家表示,這次干旱持續時間之長、受旱范圍之廣、程度之重歷史少見。加上入冬以來幾次強降溫天氣過程造成旱凍交加,對農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發育造成嚴重影響。
材料三 根據1950~1990年的資料統計,我國年平均干旱受災面積為2085.1萬公頃,洪澇受災面積842.5萬公頃。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國共發生干旱300次,洪澇236次。
材料四 對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國旱災面積、水災面積和糧食單產進行序列分析發現,糧食單產與旱災面積顯著相關,而與水災面積幾乎無相關關系。
材料五 我國1950-1991年間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西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南地區六個區域干旱季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下圖)
(1)讀上圖,2008年入冬以來,冬季蒸發較大,降水較少是導致我國北方 ____ (糧食作物)主要產區干旱的直接原因。該糧食主產區遭受重旱災害威脅的省份主要有河北、 、 等地。(3分)
(2)材料五中, a是西南地區、c是東北地區、判斷圖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區域:b ,d ,并以b為例說明其判斷依據。(4分)
(3)結合材料五,請分析e、f兩區旱災季節差異的自然原因。(2分)
(4)結合材料三和四,請概括我國旱災嚴重性的特點。(3分)
(5) 2008年入冬以來的干旱,已影響到我國北方糧食的生產。請試簡要說明解決其問題的措施。(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湖北省襄陽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及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上午10時,又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西氣東輸二線東段工程開工儀式在廣東省深圳市觀瀾鎮求雨嶺施工現場隆重舉行。西氣東輸二線是我國一項戰略性工程,是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內需部署中具有標志性的重大工程,是減少排放、改善人們生活的民生工程,對提高克服金融危機的信心、保障我國能源供應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材料二 我國1980—2003年能源生產和消費變化狀況圖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地區目前正從以傳統制造業為主向現代制造業、高端服務業轉型。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中小企業承受著越來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場環境轉變,乃至地方政府主動推動的巨大壓力,并出現關閉、停產、外遷現象,成為珠江三角產業過渡期不可回避的“陣痛”。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變化示意圖
(1)設計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主干線走向時所考慮的主要社會因素是 ( )(1分)
A河流 B交通 C 城市分布 D 農業類型
(2) 材料二中,曲線①代表能源 變化狀況,曲線②代表能源 變化狀況,其中我國石油進口量最多的年份是 年。試分析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特點。(7分)
(3)2008年,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世界平均為23%左右,而我國只有2.7%左右。由此怎么樣看待我國天然氣開發利用的前景?(3分)
(4) 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業出現關閉、停產、外遷現象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山東省萊蕪一中高三上學期期末復習診斷性測試(二)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圖中所示地區南部發生森林火災,干熱的大風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萬人無家可歸。
材料二 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近日遭遇50年來罕見的洪災,直到2011年1月11日受災最重的昆士蘭州已有多達23個城鎮為洪水所困,而且越來越多城鎮因被淹沒而逐漸“消失”,昆士蘭州已形成了一個比德法兩國面積總和還大的“內!。
材料三 從2010年9月23日至今,除山東半島東北部,全省120多天無有效降雨。省水文局表示,若春節前無有效降水,全省氣象干旱概率將達到60年一遇,棗莊、泰安、萊蕪、臨沂、日照、聊城將達到100年一遇,菏澤、濟寧將達到200年一遇。
閱讀以上材料,回答:
(1)此季節圖中所示地區南部容易發生森林火災的原因(2分)
(2)此季節圖中北部地區洪水泛濫的原因(2分)
(3)針對山東半島的旱情,應該采取什么的措施來緩解旱情?(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高三上學期期末復習診斷性測試(二)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圖中所示地區南部發生森林火災,干熱的大風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萬人無家可歸。
材料二 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近日遭遇50年來罕見的洪災,直到2011年1月11日受災最重的昆士蘭州已有多達23個城鎮為洪水所困,而且越來越多城鎮因被淹沒而逐漸“消失”,昆士蘭州已形成了一個比德法兩國面積總和還大的“內海”。
材料三 從2010年9月23日至今,除山東半島東北部,全省120多天無有效降雨。省水文局表示,若春節前無有效降水,全省氣象干旱概率將達到60年一遇,棗莊、泰安、萊蕪、臨沂、日照、聊城將達到100年一遇,菏澤、濟寧將達到200年一遇。
閱讀以上材料,回答:
(1)此季節圖中所示地區南部容易發生森林火災的原因(2分)
(2)此季節圖中北部地區洪水泛濫的原因(2分)
(3)針對山東半島的旱情,應該采取什么的措施來緩解旱情?(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