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讀圖,根據圖例判斷人口負擔最輕的省區.
(2)圖中省區間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從經濟發展水平、剩余勞動力、政策等方面進行分析.
(3)環境承載力是指在某一時期內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人類經濟與社會活動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將遭到破壞而失去平衡,并最終失去原有的承載能力.人們通常用環境人口容量來衡量環境承載力的大小.
(4)緩解我國人口壓力的主要措施從發展經濟、實行國家政策等方面進行解答.
解答 解:(1)讀圖可知,圖示地區人口負擔最輕的省區是廣東省,其主要原因為氣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等(社會條件優越),環境人口容量大.
(2)讀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動示意圖,圖中省區間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為地區間收入差距(或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出現;戶籍制度的改革.
(3)該區域內人口承載狀況大于2的省區通過區域合作,隨著區域開放程度的提高,其人口承載狀況將變小.
(4)根據圖示材料及所學知識,緩解我國人口壓力的主要措施為努力發展經濟,轉變以自然條件主導人口承載能力的現狀為以經濟投入調控人口承載能力;堅定不移地執行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這兩項基本國策.
故答案為:(1)廣東.氣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等(社會條件優越),環境人口容量大.
(2)地區間收入差距(或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出現;戶籍制度的改革.
(3)變小.
(4)努力發展經濟,轉變以自然條件主導人口承載能力的現狀為以經濟投入調控人口承載能力;堅定不移地執行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這兩項基本國策.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我國部分省區人口承載狀況、人口流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圖文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海拔低,氣溫高 | B. | 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 | ||
C. | 海拔高,氣溫低 | D. | 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隨著科技的發展,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地球環境人口容量是無限的 | |
B. | 資源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
C. | 環境人口容量主要取決于環境空間大小 | |
D. | 人口的文化和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不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城市 | 1月 | 7月 | 年降水量(mm) | ||
月均溫度(℃) | 降水量(mm) | 月均溫度(℃) | 降水量(mm) | ||
墨西哥城 | 13.4 | 9 | 16.2 | 18.3 | 738 |
洛斯卡沃斯 | 19.7 | 25.9 | 32.2 | 0.2 | 15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