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某季節某日地球上部分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如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緯 度 | 23º26′N | 66º34′S | 90ºS |
正午太陽高度 | 43º08′ | 46º52′ | 23º26′ |
地區 | 亞歐大陸東岸10ºN~20ºN 之間地區 | 南美大陸西岸30ºS~40ºS 之間地區 |
氣候 特征 | | |
主要 原因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M、P、Q為地球表面任意三點,其中M、P經度相同,M、Q緯度相同(但經度不同),P、Q同時位于晨昏線上。讀圖完成小題。
1.一年中,P、Q同時位于晨昏線上最多有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若12月22日測得P、Q的正午太陽高度差為其緯度數的差值,則關于P、Q的緯度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A.P不大于66.5°,且P、Q同為北半球
B.P緯度大于Q,且P、Q為不同的南北半球
C.P大于66.5°、Q小于23.5°,且P、Q為同半球
D.P點緯度小于Q,且P、Q同為北半球
3.若P、Q位于晨線且時差最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為北極點 B.P為晨昏線上緯度最高點
C.Q位于赤道 D.P、Q兩點時差可達6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四川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某季節某日地球上部分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如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緯 度 |
23º26′N |
66º34′S |
90ºS |
正午太陽高度 |
43º08′ |
46º52′ |
23º26′ |
(1)該日太陽直射的緯度為 。
(2)當太陽直射180 º經線時,請在下面柱狀投影圖中畫出該日此刻夜半球(用陰影表示)的范圍。
(3)該日,當太陽直射西8區的中央經線時,與北京處于相同日期的經度范圍為 。
(4)若該日甲地(20ºS,50ºE)的晝長為13時13分,則乙地(20ºN,50ºE)的晝長為 。
(5)說明該季節下列兩個地區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完成下表中的內容。(若不對應該季節作答不得分)
地區 |
亞歐大陸東岸10ºN~20ºN 之間地區 |
南美大陸西岸30ºS~40ºS 之間地區 |
氣候 特征 |
|
|
主要 原因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山東省會考題 題型:材料分析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