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安蜜桃因原產于甘肅“瓜果之鄉”秦安地區而得名,有“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美譽。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其色艷味美,秦安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屬中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4℃,年均降水量507毫米。位于黃土高原,境內海拔1120—2020米,葫蘆河縱貫秦安中部。據秦安縣志記載,秦安蜜桃早在漢代時就已廣泛栽培。
2008年7月,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秦安蜜桃實施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蜜甜了千年的桃子,曾經陷入過一場危機。20世紀末,甘肅的許多地方引種蜜桃,并大量施用化肥,桃子只顧長個,卻沒了蜜一樣的甜味,受到市場排斥。近幾年,秦安圍繞蜜桃做了許多工作:不斷健全林果市場化服務體系,建立果品專業市場20多個,并借助電商打開廣闊市場;近年來,秦安縣堅持“宜果則果壯產業,宜林則林促生態”的原則,探索出“梯田+林果+全膜+節灌+路網”的模式,建設了萬畝蜜桃基地。
(1)分析秦安蜜桃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蜜桃種植的優勢區位條件。
(2)分析20世紀末甘肅許多地方引種秦安蜜桃不“蜜”的主要原因。
(3)請你就秦安蜜桃產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答案】(1)地處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蜜桃生長期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氣溫日較差大,光合作用強;黃土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透氣通水性好,利于桃樹根部的呼吸與吸水;葫蘆河提供灌溉水源。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國家政策支持。
(2)其它地方不具有蜜桃生長的氣候和水土條件;大量增施化肥,降低了蜜桃品質。
(3)建議:加大科技投入,推廣科學種植與冷藏保鮮技術,提高光熱資源利用率,防治病蟲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訊網絡;防治污染,保護水源;精確施肥,提高土壤肥力;發展桃花觀賞和蜜桃采摘相關的旅游業;發展蜜桃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增強市場競爭力。
【解析】【整體解析】
本題考查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1)蜜桃種植的優勢區位條件從自然條件、社會條件兩方面分析。自然條件包含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條件包含市場、交通、種植經驗、勞動力、政策等因素, (2)蜜桃不蜜應從引種條件及人為原因分析。(3)秦安蜜桃產業的發展需走科技化、專業化、產業化、生態化道路,增大產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并積極進行相關建設、拓寬產業發展空間。
(1)蜜桃種植的優勢區位條件從自然條件、社會條件兩方面分析。自然條件包含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條件包含市場、交通、種植經驗、勞動力、政策等因素,結合該區具體情況分析即可。尤其注意氣候分析要涉及光照、熱量、降水分析。
(2)蜜桃生長挑剔自然條件,其它地方不具有蜜桃生長的合適條件;而且大量增施化肥,降低了蜜桃品質。
(3)秦安蜜桃產業的發展需走科技化、專業化、產業化、生態化道路,增大產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并積極進行相關建設、拓寬產業發展空間。如推廣科學種植與冷藏保鮮技術,防治病蟲害;防污護水;精確施肥;發展桃花觀賞和蜜桃采摘相關的旅游業;發展蜜桃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訊網絡等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市樹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城市的一張名片。市樹從當地分布廣泛且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大喬木中選取。湖南郴州市樹為樟樹,河北石家莊市樹為國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樟樹和國槐分別屬于
A. 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 B. 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
C. 常綠硬葉林常綠闊葉林 D. 常綠闊葉林常綠硬葉林
【2】導致湖南和河北兩省樹種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水分 D. 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區域地理環境的研究,可以起到指導作用。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地理信息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理信息技術被稱為“3S”技術,即RS、GRS、GIS
B. 地理信息技術是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
C. 應用地理信息技術,不可以模擬特定區域事件的全過程,只能預測、預報區域內可能發生的災害或環境變化
D. 地理信息技術只能應用于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環境防御和監測等
【2】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可以( )
①對三峽工程的建設進行監控; ②對生態環境和氣象變化進行監控,及時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③對無人區進行長期勘探;④可以直接對西南的生態環境進行治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地理信息技術還可在城市管理中廣泛應用,其應用方面有( )
①城市交通組織和管理 ②城市環境管理 ③城市規劃 ④衛生救護 ⑤物流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的生態安全日益引發關注。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中國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 )
A. 西南地區沙漠化進程較快
B. 長江以南地區酸雨污染嚴重
C. 地下水超采問題農村超過城市
D. 水土流失程度南方大于北方
【2】三江源、黃土高原、塔里木河流域和海南島熱帶雨林地區,生態保護的主要方向依次為( )
A. 防風固沙、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保持
B. 水源涵養、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
C. 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護
D. 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原本是我國的糧食、棉花和花生的生產大省,但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一些地區逐漸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溫室大棚和節水灌溉技術,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發展了大量的反季節蔬菜。據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1】根據上述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地區已經由種植園農業向商品谷物農業轉變
B. 人們可以改變某些自然條件進行農業生產
C. 該地區已成為典型的混合農業區
D. 農業生產已擺脫了地域的限制
【2】近年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山東一些地區能夠形成以花卉、蔬菜、水果為主的出口基地,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自然條件 B. 勞動力充足 C. 歷史因素 D. 市場、交通以及技術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歐洲、北美和中國長江以南是世界三大酸雨區。據此完成下題。
下列名勝受酸雨影響不明顯的是( )
A. 埃及金字塔 B. 四川樂山大佛
C. 紐約自由女神像 D. 巴黎埃菲爾鐵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天文專家預測 2017 年 10 月 20 日,天王星將上演“沖日”表演。天王星作為太陽系中與 太陽距離僅次于海王星的大行星,沖日時天王星的亮度是 5.7 星等,肉眼難以分辨。據此完 成下列各題。
【1】天王星屬于
A. 類地行星 B. 巨行星 C. 遠日行星 D. 矮行星
【2】關于天王星所處的太陽系描述正確的是
A. 所有天體肉眼都難以觀測 B. 屬于河外星系
C. 共包含了四級天體系統 D. 僅有一顆恒星
【3】有關太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太陽活動是太陽內部的變化 B. 黑子和耀斑周期約為 11 年
C. 耀斑出現在太陽光球層上 D. 黑子是色球層上出現的暗黑斑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遼河地處我國東北半干旱半濕潤地區,流域內人口密集、工農業生產集中,水資源量遠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為此國家規劃實施“引松濟遼”調水工程。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實施“引松濟遼”工程的原因主要是遼河流域
①水資源總量少②全球氣候變暖,蒸發量加大③地處內陸,氣候干旱④人口多,工農業及生活用水量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遼河流域除調水外,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建議還包括
A. 控制大城市發展規模 B. 增強節水意識,普及節水技術
C. 有計劃的控制人口增長 D. 控制工業發展,嚴禁大水漫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球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同時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與之相伴隨的還有“全球變暗”,即地球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增加,云層變厚,能夠直接到達地球表面的陽光逐漸減少,地球因此而變得越來越“暗”。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引起“全球變暖”和“全球變暗”的主要人為原因都是
A. 太陽輻射能力在減弱 B. 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C. 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 D. 沙塵暴肆虐全球
【2】“全球變暖”將導致多方面的變化,下列變化可能的是
①海平面上升
②暴雨、洪澇、干旱等災害事件增加
③城市形成光化學煙霧
④生長期延長,高緯度農作物產量可能增加
⑤短期內,全球河流徑流量減少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