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城市化的表現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2)城市等級越高,數量越少,相距距離遠,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反之相反.
(3)工業的區位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動力、勞動力、交通運輸、市場、土地、水源、政策、環境等.
解答 解:(1)讀圖比較,從1982年到2005年我國東北三省城市數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擴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1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即中小城市發展快.
(2)讀圖,圖中城市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城市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城市相距較近.城市等級較高的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城市等級較低的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
(3)東北是老工業基地,鋼鐵等原材料豐富,工業基礎較好.沈陽有大量的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東北地區為重工業基地,對機械產品需求量大,市場廣闊.該地鐵路交通發達,有國家政策的支持等.有利于機械工業的發展.
故答案為:(1)①城市數目增多,②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擴大,③城市人口比重提高,④1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或中小城市)發展快.
(2)①城市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②城市等級較高的城市相距較遠,城市等級較低的城市相距較近;③城市等級較高的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城市等級較低的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
(3)①東北是老工業基地,鋼鐵等原材料豐富,工業基礎較好;②有大量的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③東北地區為重工業基地,對機械產品需求量大,市場廣闊;④鐵路交通發達;⑤國家政策的支持等.
點評 本題考查城市化的特點,城市等級與服務范圍,區域工業發展的優勢條件.題目難度小,運用教材原理來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地以種植柑橘為主,乙地以種植茶葉為主,紅壤為主要土壤 | |
B. | 甲地以耕作業為主,乙地以畜牧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是小麥、玉米、牛羊等 | |
C. | 甲地以旱地為主,乙地以水田為主,在耕作制度上是二年三熟 | |
D. | 甲地以林業為主,乙地以耕作業為主,在耕作制度上一年一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上游濕地大量破壞 | B. | 下游修建了大型水庫 | ||
C. | 上游植被恢復較好 | D. | 下游城市化的快速推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