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現象中,能夠反映緯度地帶性分布規律的是
[ ]
A.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所經歷的自然帶
B.沿埃及尼羅河河谷綠色走廊所見的自然帶
C.攀登歐洲阿爾卑斯山所經歷的自然帶
D.燕子春來秋往所見的自然帶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廣東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日本某市區域規劃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圖中A城區人口過多,出現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圖中能夠反映該市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是 、 。(2分)
(2)A城區時有酸雨發生,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源是工廠、交通工具、家庭生活大量燃燒 。夏季,酸雨可能向 方向移動。(4分)
(3)圖中B海域曾出現“赤潮”,導致魚類大量死亡,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左圖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桿正午影子變化曲線和朝向示意圖,右圖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示意圖(圖中節氣為北半球節氣),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有關左圖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現象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地有太陽直射現象
B.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C.自轉線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D.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
2.右圖中四條曲線能夠反映乙地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廣東省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日本某市區域規劃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圖中A城區人口過多,出現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圖中能夠反映該市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是 、 。(2分)
(2)A城區時有酸雨發生,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源是工廠、交通工具、家庭生活大量燃燒 。夏季,酸雨可能向 方向移動。(4分)
(3)圖中B海域曾出現“赤潮”,導致魚類大量死亡,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