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依據圖文資料及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南美洲西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區之一,平均年降水量不到1mm,被稱為世界的“旱極”。然而,“旱極”卻并不缺“水”,只是它以霧的形態呈現在人們眼前。在智利中部的某海濱小村,有200余天被大霧籠罩。當地人在山坡上豎立6張大網,當霧穿過這張大網時,霧里的潮濕水汽在細小的網眼里凝結成了水滴,積攢的水通過大網下方的水槽和輸水管流到一個蓄水桶里。每年這些捕霧網可以從霧氣中獲得2.4萬L水。盡管水量不算多,但對于滴水如油的沙漠村莊來說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下圖為阿塔卡馬沙漠示意圖和霧網圖。
(1)簡述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世界上最干燥地區的原因。
(2)請從逆溫的角度分析智利西海岸霧形成過程。
【答案】(1)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候炎熱十燥,蒸發旺盛;秘魯寒流給沿海地區帶來的降溫減濕作用;沿海離岸風強勁,加劇干燥程度。
(2)智利西海岸大部分地段受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氣流下沉作用顯著,空氣干燥;大陸岸外有強大的秘魯寒流流經,沿?諝馀c寒冷水面接觸,下層冷卻,形成穩定的逆溫層,冷濕氣流無法上升形成降雨,便只能維持大霧籠罩的形態。
【解析】
本題組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以及讀圖析圖能力,涉及到的知識點主要是阿塔卡馬沙漠干燥的原因分析以及海岸霧成因分析,需要抓住圖中關鍵信息,結合基礎知識分析答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南回歸線穿過阿塔卡馬沙漠,該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蒸發旺盛;氣壓帶、風帶南移時,該處受東南信風影響,東南信風為離岸風,風從陸地吹來,加劇干燥程度;同時,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魯寒流有降溫減濕作用,使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區。(2)一般情況下,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當大氣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象,就稱之為“逆溫”,逆溫出現時,大氣穩定,對流運動微弱。智利西海岸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氣流下沉,空氣溫暖干燥;秘魯寒流流經,洋面溫度低;沿海暖空氣與寒冷水面接觸,下層冷卻,形成逆溫層,冷濕氣流無法上升形成降雨,便只能維持大霧籠罩的形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積與平均海拔示意圖,據此回答題。
【1】圖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
A. 歐洲、南美洲、北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
B. 大洋洲、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
C. 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亞洲、非洲、歐洲
D. 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亞洲、歐洲
【2】赤道和極圈都穿過的大洲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京津冀一體化強調發揮各地優勢,協同發展、互利共贏。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京津冀地域相連、相互依存,須協同發展。其中( )
①張家口位于京津地區的上風地帶,不宜布局工業、服務業等產業
②飲水思源,天津應向承德等地提供一定的生態補償資金、技術等
③京津兩城相鄰、城際鐵路相通,為節約土地資源可共用北京的機場
④保定可建大型交通樞紐,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提供有力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京津冀協同發展利于( )
A.明確城市功能定位,結構逐漸趨同
B.城市間的分工與協作,緩解國際金融危機
C.加快城市化進程,提升各城市等級
D.利用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簡圖。圖中南北方向連接油田到海岸的線是阿拉斯加輸油管道,這是世界上第一條深入北極圈的輸油管道。有近一半的輸油管道架空修建并采用泡沫塑料保溫,有比較完善的抗地震措施,在平坦地帶也采用“之”字形鋪設。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阿拉斯加輸油管道在平坦地帶采用“之”字形鋪設的原因是
A. 為管道可能發生的縱向移動和橫向移動預留空間
B. 增加管道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減輕管線附近單位面積地面的承受壓力
C. 增加管線長度,減緩輸油速度,防止管道爆裂
D. 為了避開沼澤和溝谷等地形復雜之處
【2】下列有關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從歷史角度看,人口自然增長是其人口增長的主要方式
B. 阿拉斯加對外聯系主要依靠海運和空運
C. 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影響阿拉斯加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D. 阿拉斯加的農業生產主要以畜牧業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有望在10年內正式建成通車。下圖為“渤海海峽區域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渤海海峽建跨海大橋和建海底隧道還存在著爭論。與建設跨海大橋相比,建海底隧道的優點是
A. 對海洋航道影響大
B. 受惡劣天氣影響小
C. 受海冰災害影響大
D. 受地質條件限制小
【2】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建設對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有
①完善環渤海地區的交通路網 ②直接擴大大連港的貨物量 ③改善渤海海峽航運條件 ④縮短渤海沿岸各城市的運輸距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泥炭是由很多年前沼澤地中的各種植物(其中大多數是蕨類植物)死亡后,堆積變化而成的,多分布于冷濕地區的低洼地。俄羅斯西西伯利亞泥炭資源極為豐富,泥炭資源的開發有近百種產品,但主要應用于制作各種泥炭肥料,應用于園藝、飼料、土壤改良劑等方面。
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地區示意圖
(1)俄羅斯西西伯利亞泥炭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
(2)簡述泥炭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可能給當地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1960~2045年的勞動人口增長變化(含預測)。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
【2】【2】上題所得年份之后的10年內勞動人口數量的變化將導致( )
A. 老齡人口增加 B. 人口增加 C. 用工成本上升 D. 人才外流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人口容量是指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為4.3億。當時的學者汪士鐸驚呼:“人多之害,山頂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開深菁,猶不足養。”而今天的中國,不但養活了13億人,人們的生活水平比那個時代還提高了許多。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以上材料表明,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 地區對外開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與文化消費水平
C. 科技發展水平 D. 蘊藏的資源數量
【2】右圖中能正確反映環境人口容與其影響因素對應正確的是( )
A. 甲—資源量 B. 乙—開放程度
C. 甲—消費水平 D. 乙—人口受教育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馬鞍上部的形態特征是兩頭翹,中間凹,人們把形似馬鞍的山或山丘形象地稱之為馬鞍山(如圖),在中國叫馬鞍山的大小地方很多;卮鹣旅嫘☆}。
【1】馬鞍山按地質構造屬于: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塹 D. 地壘
【2】有關馬鞍山的表述,正確的是:
A. 主要由地殼上升運動形成 B. 適宜修建隧道
C. 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山丘 D. 為良好的儲油構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