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新社哥本哈根2009年12月19日電: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和京都議定書第五次締約方會議于當地時間19日下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落幕。會議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哥本哈根協議》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采取自主減排行動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共識。據此完成下題。
維護了及其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體現的是 ( )
A. 持續性原則 B. 共同性原則
C. 公平性原則 D. 公眾的接受與參與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處我國西北的銀川市賀蘭縣,正在被“互聯網+”所改變, 通過網絡購買商品,并將其農產品賣遍全球,吸引了大量外出村民返鄉創業。目前已成為集珍禽養殖、農產品加工、儲存、旅游和文化產業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互聯網+”對賀蘭縣經濟發展條件改變最大的是
A. 生產成本 B. 農產品種類
C. 市場范圍 D. 勞動力價格
【2】借助互聯網,賀蘭縣可重點發展的工業是
A. 技術導向型工業 B. 原料導向型工業
C. 市場導向型工業 D. 資金密集型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亞馬孫熱帶雨林開發還是保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應該開發,因為那里的人民生活貧困,需要砍伐樹木發展經濟,所以不應該保護
B. 應該保護,因為熱帶雨林對于全球生態環境的影響很大,所以不能開發
C. 應該先開發,再保護
D. 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適當進行開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煤矸石是煤炭生產過程中,開采挖掘出的及選洗時排出的含碳巖石,這是目前我國排放量最大的工業固體廢棄物之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煤炭產量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產”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B. 我國煤矸石儲量豐富
C. 我國煤炭品位低,含碳成分少
D. 我國眾多小煤礦的亂采亂挖
【2】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帶來的危害不正確的是( )
A. 占用大量寶貴土地資源
B. 長期堆放日曬下會自燃,排放CO2、SO2等氣體,污染大氣
C. 淋雨后的濾液滲到地里,會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 大量煤矸石的長期堆放不會誘發災害
【3】煤矸石的轉化利用是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適合的是( )
A. 礦區復墾回填礦坑
B. 用作鋪路石,修建道路
C. 生產煤矸石磚
D. 對煤矸石進行選洗,采出其中的含碳成分
【4】垃圾處理方式中,堆肥相對于填埋、焚燒而言,其優點是( )
A. 投資小 B. 垃圾減量最徹底
C. 環境效益高 D. 技術要求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香格里拉縣環保局于2014年3月20日召開了鞏固“禁白”成果、杜絕白色污染活動的動員大會。會議上強調“禁白”難度大,必須持之以恒,鞏固和擴大現有成果。(“禁白”就是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材料二:蕪湖市某民營企業通過與安師大化學材料應用科學學院的科研合作,經過半年反復試制,開發出了以土豆為原料,經過科學配比而產出的可降解農用膜。據參與此項研發的安師大化學材料學院周教授介紹,用土豆為原料生產的農用膜埋入土中,在一定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下,在一定時間內開始分解,在土壤中通過水和微生物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無毒無殘留,對土壤無污染,對作物無害,可以說,新型環保農用膜研發成功為解決農村“白色污染”探索出一條新路。
(1)環保專家預言,廢棄的地膜最終將成為禍害。你認為會造成什么危害?
(2)有人建議焚燒處理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農用地膜等普通塑料廢棄物,你認為是否可行?為什么?對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農業生產過程中應采取怎樣的措施?
(3)以土豆為原料生產的農用膜有什么積極的環保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容積率是住宅小區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占地面積的比值;建蔽率是住宅小區的地上單層建筑面積與占地面積之比。下表為我國某城市四個占地面積相同的多棟住宅小區的相關資料。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住宅小區 | 容積率 | 建蔽率(%) |
甲 | 2.4 | 40 |
乙 | 2.5 | 25 |
丙 | 2.7 | 30 |
丁 | 3.5 | 35 |
(1)容納人口最多的小區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樓層最低的小區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底層房屋正午采光效果最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將開創一個“新東北時代”。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影響東北傳統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是________。從地理角度分析該傳統工業區當前面臨困境的原因。(至少說出三種)
(2)請借鑒德國傳統工業區的整治措施,說說你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區的改革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是匯集農業、工業、交通運輸等產業,點、線、面相結合的自然-社會綜合體。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均表現為“島”狀的是( )
A. 農業和工業 B. 城市和工業
C. 城市群和工業區 D. 鐵路線和公路線
【2】下列行為不會對旅游資源和環境造成破壞的是( )
A. 旅游垃圾處理時應集中放在垃圾桶為分散丟棄到各角落
B. 在公園采摘鮮花
C. 駕駛快艇游覽大明湖
D. 不要太靠近野生動物,同時不要隨意喂養它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