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濱海灘涂是沿海居民的天然“糧倉”和“聚寶盆”,中國的濱海濕地是候鳥遷徙的重要樞紐,近年來,我國近半數以上濱海濕地被圍墾填海固化,紅樹林、珊瑚礁這兩種極具觀賞價值的濱海濕地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分析我國濱海濕地減少產生的危害。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通常情況下,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劃分是對東部季風區的劃分。無論是自然條件,還是社會經濟條件,南方與北方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1】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 )
A.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B. 天山—陰山一線
C. 南嶺山脈一線 D. 秦嶺—淮河一線
【2】關于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自然條件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南方地區平原面積廣闊;北方地區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
B. 與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水熱資源豐富
C. 北方地區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南方地區以熱帶雨林為主
D. 與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的土壤更加肥沃
【3】我國南方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性條件是( )
A. 水資源不足,水土流失嚴重
B. 生物資源單一,復種指數低
C. 洪澇災害頻繁,山地丘陵區地表較破碎,水土流失嚴重
D.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中國紡織業積極地邁向國際、布局全球。除了海外產能的加速擴展,紡織企業的海外投資形式也越來越多元。2016年4月山東某紡織集團完成了對法國某時尚服裝集團的收購。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中國紡織業全球布局的根本目的是
A. 充分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 B. 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
C. 增加國外紡織品的進口 D. 大大降低市場營銷成本
【2】山東某紡織集團收購法國時尚服裝集團不能
A. 擴大市場增加收益 B. 增加國內原料銷售
C. 降低時尚服裝品牌價值 D. 提高服裝設計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紅木家具在我國深受歡迎。我國早期的紅木產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而原材料主要來自于東南亞、非洲等地。東南亞國家先后出臺紅木出口禁令,國內紅木產業開始出現向毗鄰的東南亞國家轉移其初級產品的生產。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我國早期紅木產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A. 土地成本 B. 勞動力成本
C. 市場 D. 原材料
【2】近年來,我國紅木產業有向東南亞轉移的趨勢,其最主要原因是
A. 市場需求的變化 B. 東南沿海土地成本上升
C. 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 D. 主要紅木出口國出口政策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2 018年1月1日起施行,南方水網地區設置了生豬“禁養區”、“限養區”,福建、浙江、廣東等地許多大型養豬企業紛紛向東北遷移,出現了“南豬北養”的局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南方水網地區發展養豬的主導因素是
A. 市場廣闊 B. 氣候溫暖 C. 水源充足 D. 地價低廉
【2】東北吸引大型養豬企業入戶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A. 接近市場 B. 交通便利 C. 勞動力成本低 D. 飼料豐富
【3】能夠實現“南豬北養”主要得益于
①養豬企業排污量小 ②冷藏保鮮技術提高
③養豬企業規模擴大④運輸速度大為提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深圳特區成立37年來,面積由327.5平方千米增長到1997平方千米,實際管控人口由30萬迅速增長到2100萬,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7503億元,成為世界大都市。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來深圳的大多數是勞動人口,且年齡偏輕,給深圳的發展帶來活力和動力,同時也會使得( )
A.城市住房建設與人口增長同步發展
B.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快,特別是重特大疾病診治水平高
C.社會福利待遇差別減小
D.人口與公共服務配套失衡
(2)深圳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機器人產業迎來爆發,2016年以來“機器人換人”發展迅速,大幅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使深圳( )
A.第三產業規模擴大
B.第二產業規模減小
C.人口合理容量暴增
D.環境人口容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市(33°E,69°N)使用莫斯科時間(東三區)。2017年1月10日,該市居民迎來了近年的第一黎明,日照時間僅為34分鐘。這一天,W市和S市分別于當地時6時52分、4時53分同時日出。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當日,摩爾曼斯克市的日出時間大約為當地時間( )
A.0時17分
B.11時43分
C.12時31分
D.23時43分
(2)推測摩爾曼斯克市極晝結束后首次日落的日期,可能是( )
A.6月22日
B.7月22日
C.12月1日
D.12月22日
(3)S市位于W市的( )
A.西北方向
B.東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閱讀以下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據有關部門統計,1984年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9485萬人,到1994年上升到2億人,2000年這一數字已增長到約3億人。據估計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分析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大中城市的拉力因素。
(2)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大中城市可能會給農村帶來哪些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