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1980—2005年產業結構變化和工業總產值增長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有關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從1980年到2005年的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第一產業比重下降很快,農業類型發生了很大變化
B. 第二產業比重有所上升,且工業結構沒有多大變化
C. 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約40%,且以金融業為主
D. 1990年之前產業結構變化速度較慢,1990年后產業結構變化速度快
【2】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區2000年以后發生的現象的是 ( )
A. 該地區就業機會大增,吸引大量務工人員涌入
B. 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現了大量城鄉交錯分布的景觀
C. 工業發展迅速,環境污染沒有得到治理
D. 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仍然處于主導地位
【答案】
【1】A
【2】B
【解析】
考查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
【1】20世紀90年代以前,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發展的主導產業,20世紀90年代以后,高新技術產業逐漸成為主導產業,B項錯誤;讀圖可知,從1980年到2005年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約20%,C項錯誤;1990年以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有較大的變化,D項錯誤。故選A。
【2】20世紀90年代以后,高新技術產業成為該地區的主導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提高,對勞動力數量的要求并不大,A項錯誤;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調整產業結構,采取措施積極治理環境污染,C項錯誤;20世紀90年代以后,高新技術產業逐漸取代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主導產業,D項錯誤。故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為建設生態文明,我國大力開發風能等清潔能源。風電建設成本高于煤電、水電的。2009年5月,甘肅酒泉有“陸上三峽”之稱的1000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項目獲國家批準,其中的80%集中在被稱為“世界風庫”的瓜州縣。下圖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風(≥8級)日數。
(1)分別與煤炭、水能相比,指出開發風能的優勢。
(2)為保障電網的穩定性,還規劃在瓜州建設規模較大的熱電站作為調節電站。試解釋為大型風電場配建調節電站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王教授某日乘坐飛機從悉尼到西安,飛機著陸時正值日落。下表為該航班信息。據此回答3-4題。
【1】王教授乘坐的航班實際飛行時間約為( )
A. 6小時25分鐘 B. 8小時25分鐘
C. 10小時25分鐘 D. 12小時25分鐘
【2】當天悉尼的日出時間約為當地時間( )
A. 5:01 B. 5:59 C. 6:01 D. 6: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本土幅員遼闊,自然災害頻發,每年都會給美國各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下圖為“美國颶風、地震、干旱、龍卷風等四種自然災害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1)試按一定標準,對圖中四種自然災害進行歸類,并據圖歸納美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2)判斷圖中甲、乙兩地的自然災害,并說明理由。
(3)丙處為旱災多發區,簡析該區域旱災多發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復活節島是一個孤懸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島,與最近陸地的直線距離超過1900千米。考古發現,大約在公元600年左右,該島開始出現人類活動。下左圖為復活節島人口總量與環境承載力的關聯變化關系圖,讀下左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可知,復活節島 ( )
A.在純自然狀態下提供的物資可以養活大約6000人
B.t2時期,環境承載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農業生產力的發展
C.t3時期,整個島嶼的社會發展最為繁榮安定
D.t4時期的生態環境優于t1時期
【2】復活節島人口數量與環境承載力的關聯變化說明( )
A.環境承載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資源因素的影響
B.人口數量的變化不受環境承載力的制約
C.人口數量只能低于環境承載力
D.環境承載力是維持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底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我國某區域2000年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下圖示意該區域不同土地利用類型變化情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該區域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生物多樣性的銳減 D. 草場破壞
【2】有關該地區說法正確的是
A. 沙塵暴強度增大,頻率降低 B. 草地面積增長幅度較小
C. 有可能位于黃土高原 D. 氣溫日較差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反映我國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時和10:00時的人口集聚狀況,該圖由手機定位功能獲取的人口移動數據制作而成,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按城市功能分區,甲地帶應為
A. 行政區 B. 商務區
C. 住宅區 D. 工業區
【2】根據城市地域結構推斷,該城市位于
A. 丘陵地區 B. 平原地區
C. 山地地區 D. 溝谷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相關問題。
石漠化是“石質荒漠化”的簡稱,是指逐漸形成石漠景觀的過程,多發生在風蝕區或表層土壤淺薄、水土流失嚴重的山地、高原區。下圖所在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陰影區是我國石漠化主要分布地。
(1)貴陽所在省區簡稱為________,所在地形區為_______。
(2)簡要分析圖中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3)簡述紅水河上游河段水能開發的有利條件,并分析水能開發對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球局部經緯網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B點在E點的 方向( )
A. 東北 B. 西北
C. 西南 D. 東南
【2】從B點到C點,若不考慮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 一直向東走
B. 一直向西走
C. 先向東北,再向東,最后向東南走
D. 先向東南,再向東,最后向東北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