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加勒比島國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發生里氏7.3級地震,震中位于72.5°W,18.5°N,震源深度為10千米。首都太子港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受災情況嚴重,估計死亡人數將達20萬。讀“地震位置示意圖”回答問題:
26.海地不屬于______(單項選擇)
A.大西洋中的島國 B.北美洲國家 C.中美洲國家 D.拉丁美洲國家
27.海地地震發生時,北京時間為1月_____日_____時53分。
28.地震發生時,海地首都太子港附近的人們最先感受到的地面震動情況是________
(左右搖晃、上下顛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地震發生后,海地當地居民大批逃往鄰國多米尼加,這種人口遷移形式屬于_____。
30.從世界地震帶的分布看,此次海地地震位于________________地震帶上。
31.對于地震,以下理解正確的是______(單項選擇)
A.一次地震中,離震中越遠,震級越小
B.等震線是地震烈度相同各點的連線
C.震中距是震源到震中的距離
D.地震震級每升高一級,能量也就增加一倍
32.地幔物質的對流是板塊運動的動力所在,圖中可能出現海底擴張的地區是______(單項選擇)
A.A與D交界處 B.B與C交界處 C.C與F交界處 D.B與D交界處
33.以下各類地貌中,不屬于D板塊與周邊板塊相互作用產生的地貌是______(單項選擇)
A.海溝 B.裂谷 C.島弧 D.山脈
34.以下是谷歌網站發布的海地太子港某處地震前后的衛星相片,其中反映地震后的相片是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圖 乙圖
35.獲取上述衛星相片主要依賴的現代地理技術是_______,如果要根據受災情況,對臨時災民安置點和醫院進行選址,并計算安全疏散道路,可以采用的地理技術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上海市閔行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加勒比島國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發生里氏7.3級地震,震中位于72.5°W,18.5°N,震源深度為10千米。首都太子港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受災情況嚴重,估計死亡人數將達20萬。讀“地震位置示意圖”回答問題:
26.海地不屬于______(單項選擇)
A.大西洋中的島國 B.北美洲國家 C.中美洲國家 D.拉丁美洲國家
27.海地地震發生時,北京時間為1月_____日_____時53分。
28.地震發生時,海地首都太子港附近的人們最先感受到的地面震動情況是________
(左右搖晃、上下顛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地震發生后,海地當地居民大批逃往鄰國多米尼加,這種人口遷移形式屬于_____。
30.從世界地震帶的分布看,此次海地地震位于________________地震帶上。
31.對于地震,以下理解正確的是______(單項選擇)
A.一次地震中,離震中越遠,震級越小
B.等震線是地震烈度相同各點的連線
C.震中距是震源到震中的距離
D.地震震級每升高一級,能量也就增加一倍
32.地幔物質的對流是板塊運動的動力所在,圖中可能出現海底擴張的地區是______(單項選擇)
A.A與D交界處 B.B與C交界處 C.C與F交界處 D.B與D交界處
33.以下各類地貌中,不屬于D板塊與周邊板塊相互作用產生的地貌是______(單項選擇)
A.海溝 B.裂谷 C.島弧 D.山脈
34.以下是谷歌網站發布的海地太子港某處地震前后的衛星相片,其中反映地震后的相片是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圖 乙圖
35.獲取上述衛星相片主要依賴的現代地理技術是_______,如果要根據受災情況,對臨時災民安置點和醫院進行選址,并計算安全疏散道路,可以采用的地理技術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