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據英國《經濟學家》信息部報告顯示,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擊敗加拿大溫哥華,成為全球最適合人居的城市。全球前10大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中,就有4個位于澳洲,比例領先各國。讀澳大利亞局部圖及三城市氣候資料圖,回答下面小題。
【1】結合三城市的氣溫和降水量資料圖,判斷影響三城市氣候差異的共同因素是
A. 太陽輻射 B. 大氣環流
C. 地形 D. 洋流
【2】影響圖中鐵路走向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 地形 B. 科技
C. 人口與城市分布 D. 礦產資源分布
【3】下列對澳大利亞居住環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自然環境好,政局較穩定
B. 醫療衛生條件好,教育發達
C. 氣候條件好,適合人類居住
D. 位于獨立的大洲,與世界其他大洲往來少
【答案】
【1】B
【2】C
【3】D
【解析】
【1】讀圖分析可知,珀斯的氣候特點為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屬于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而成、墨爾本的氣候特點為終年溫和多雨,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由于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悉尼的氣候特征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受海陸熱力性質的影響,因此三城市氣候差異的共同因素是大氣環流。故答案選B項。
【2】本題主要考查影響鐵路布局的因素。讀圖分析,圖中鐵路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區,而這些地區人口和城市密集,故選C項。
【3】讀圖可知,澳大利亞的機場、港口在沿海城市分布較多,說明其與世界其他大洲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因此D不正確,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自然環境好,政局較穩定,醫療衛生條件好,教育發達,氣候條件好,適合人類居住,因此ABC正確。故答案選D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產活動的水足跡是指一個國家(地區)在其本地進行產品生產與服務供給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資源量。綠水足跡指產品(主要指農作物)生產過程中蒸騰的雨水資源量,對農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騰的量。藍水足跡指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地表與地下水的總量。灰水足跡指以現有水環境水質標準為基準,消納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讀我國部分省、市、自治區生產活動水足跡組成示意圖,回答下列下面小題。
【1】灰水足跡衡量的是生產活動排放的污染物對水環境造成的影響。下列地區中,生產活動對水環境的污染最嚴重的是( )
A. 北京 B. 山西 C. 江蘇 D. 海南
【2】導致新疆和海南綠水足跡差異顯著的原因可能是(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年平均氣溫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積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農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種為主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羅瓦涅米市被認為是圣誕老人的故鄉,其主要景點是圣誕老人村。每到旅游旺季,圣誕老人村便熱鬧起來。在圣誕老人村,“圣誕老人”住的房子十分醒目,屋頂一直傾斜到地上。下圖示意羅瓦涅米市圣誕老人村位置。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圣誕老人”住的房子屋頂一直傾斜到地上,是為了
A. 固定房頂防止地基融陷 B. 防止厚重積雪壓塌房頂
C. 方便圣誕老人爬上屋頂 D. 增加墻壁厚度防寒抗風
【2】圣誕老人村的旅游旺季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推測在圣誕老人村可以欣賞到的景觀有
A. 夏至璀璨極光 B. 冬至午夜陽光
C. 北極圈標志線 D. 雪地摩托車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納瓦里諾島是智利的島嶼,位于火地島的南面。島嶼面積2473平方千米,人口1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島上有一些農場。該島是南極科考起點之一,與我國“北極村”漠河接近為過地心的對趾點。島上最高點海拔為1195米,島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熱月平均氣溫為9.6℃,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9℃。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我國漠河相比,該島氣溫( )
A. 夏季氣溫低 B. 冬季氣溫低 C. 1月氣溫低 D. 7月氣溫高
【2】納瓦里諾島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
A. 位于盛行西風迎風坡,多地形雨 B. 頻臨德雷克海峽,有暖流流經
C. 受極鋒影響,多鋒面氣旋雨 D. 山脈西北走向,利于西風深入
【3】當南極處于漫漫極夜和納瓦里諾島享受著正午陽光之時,漠河則處于( )
A. 烈日當空 B. 天色漸亮 C. 寒冬臘月 D. 夜色正濃
【4】納瓦里諾島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條件惡劣 B. 凍土冰川遍及全島
C. 自然資源短缺 D. 土地生物生產力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國局部地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國家( )
A. 鐵礦豐富 B. 國土面積世界第三
C. 盛產油棕 D. 瀕臨大西洋與太平洋
【2】圖示地區的河流( )
A. 有結冰期 B. 河短流急 C. 處于內流區 D. 含沙量大
【3】P地降水量明顯少于Q地。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洋流 B. 地形 C. 緯度 D. 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1】關于該島嶼自然地理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總體西北高東南低 ②東南部降水較西北部豐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豐富 ④西南部冰川地貌發育顯著 ⑤位于板塊消亡邊界處,多火山地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2】【2】該島嶼西側以畜牧業為主,東側以種植業為主,形成此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與交通 B. 河流與地形
C. 河流與人口分布 D. 日照時數與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2月27日,我國南極科考船“雪龍號”因救援俄羅斯客船途中遭遇暴風雪而被困于(66°39′S,144°25′E)南極浮冰區。2014年2月8日,我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開站。根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1】導致“雪龍號”遭遇暴風雪天氣的直接原因是
A. 副極地低氣壓帶的氣旋活動所造成
B. 極地東風帶的強風所致
C. 極地高壓強烈下沉氣流造成
D. 東南信風勢力強勁所致
【2】【2】泰山站主樓建筑架空離地,最關鍵作用是
A. 防紫外線輻射
B. 防迎風飛雪堆積
C. 防潮
D. 防企鵝活動干擾
【3】【3】下列對我國四個南極科考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中山站常年吹東北風 B. 昆侖站氣壓最高
C. 泰山站年日照時數最長 D. 長城站降雪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河流流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1】造成流域內Ⅰ、Ⅱ兩區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氣溫 C. 降水 D. 植被
【2】【2】合理開發利用該河流的資源優勢,正確的是:
A. 開發Ⅰ區河流側重于修建大型水庫以發展旅游業和航運
B. 開發Ⅱ區河流側重于水力發電和灌溉
C. Ⅱ區河流沿岸應廣泛發展茶樹種植
D. Ⅰ區河流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應同時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部分陸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狀況和氣候條件關系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最有可能是 ( )
A.熱帶雨林
B.溫帶草原
C.常綠硬葉林
D.常綠闊葉林
【2】下列關于圖中自然帶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是( )
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