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縣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始于元末明初,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其主要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紅黃青褐白)制作成型,經過書畫、雕刻、填刮、燒煉、磨光等工序。“建水紫陶”是以心手感應的手工拉坯為成型工藝,其工藝以手口相傳為主。目前“建水紫陶”文化產業仍以個體作坊生產經營為主,并未形成產業化、規模化效應。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限制“建水紫陶”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工藝復雜 B. 交通不便 C. 手工生產 D. 知名度低
【2】建水縣擬加大對“建水紫陶”文化產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由此產生的影響可能是
A. 導致石漠化加劇 B. 加速陶土資源更新
C. 植被覆蓋率上升 D. 區域降水量增多
【答案】
【1】C
【2】A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影響“建水紫陶”規模發展的原因。由材料可知,“建水紫陶”的生產過程主要靠傳統的手工生產,生產效率,再加上專業紫陶藝人的數量較少,因此主要以個體作坊生產經營為主,生產規模較小,故答案選C。
【2】加大對“建水紫陶”文化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會增加產品數量,從而導致陶土使用量的增多,在獲取陶土的過程中,會破壞地表植被,云南喀斯特地貌廣布,土層較薄,降水集中,因此地表植被的破壞會加劇該區域的水土流失現象,最終導致石漠化的產生,A正確;陶土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消耗增多,資源會不斷減少,B錯誤;土壤被挖取,植被會不斷被破壞,C錯誤;隨著生態破壞的加劇,區域的植被會逐漸減少,調節氣候功能下降,氣候變得干旱,降水減少,D錯誤。故答案選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1月底,印尼阿貢火山陸續猛烈噴發。完成下列各題。
【1】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在地球圈層中遷移的順序是
A.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B. 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
【2】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所產生的火山灰若在大氣層長期滯留,可能導致
A. 全球沙塵暴頻發 B. 全球變暖加劇
C. 生物多樣性減少 D. 土壤肥力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各題。
【1】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歷史上由于植被破壞,加上降水變率大,導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景觀。這體現了黃土高原地理環境的( )
A. 差異性 B. 整體性
C. 穩定性 D. 周期性
【2】生物在成土過程中的作用表現在( )
A. 提供土壤礦物質 B. 保證土壤蓄水保溫
C. 減少養分元素 D. 積累有機物,形成土壤肥力
【3】陡峭的山坡上難以發育成深厚的土壤的原因是( )
A. 地表疏松物質的遷移速度快 B. 地表疏松物質的侵蝕速率較慢
C. 光熱條件太差 D. 水分條件太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洋流根據性質可以分為寒流和暖流,據此完成以下兩題。
【1】下列海域中有暖流分布的是( )
A. 大洋東部中高緯地區
B. 大陸東岸中高緯地區
C. 大洋東部中低緯海區
D. 大陸西岸中低緯海區
【2】寒流流動的方向大致是( )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高緯向低緯
D. 由低緯流向高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2月6日早晨3時57分,臺灣高雄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當地多幢大樓倒塌。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 莫霍面 B. 巖石圈 C. 下地幔 D. 軟流層
【2】此次地震發生時,大樓里人們的感覺是
A. 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 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C. 只有上下顛簸 D. 只有左右搖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發菜形似人發而得名,大量產于我國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等省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發菜對水分需求極少,對環境的要求底,具有獨特耐干旱和固沙土作用。經調查計算,生產1.5~2.5兩發菜,需要摟10畝草場,導致草場10年沒有效益。
民族廣播網銀川11月25日消息(記者廉軍)人工大面積種植發菜這一世界性難題最近在寧夏獲得成功。
指出大規模采挖發菜的危害,并分析人工大面積種植發菜獲得成功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省級行政中心是我國省級行政區的政治中心。據此并聯系所學地理知識回答下面小題:
【1】位于黃河流域的省級行政中心是( )
A. 西寧 B. 南昌 C. 成都 D. 沈陽
【2】下列各組省級行政中心之間,冬季溫差最大的一組是( )
A. 重慶、武漢 B. 濟南、石家莊 C. 哈爾濱、廣州 D. 南京、福州
【3】位于東西、南北鐵路干線交會處的省級行政中心是( )
A. 西安 B. 鄭州 C. 濟南 D. 蘭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選修6:環境保護]
輻射松生長迅速,適應力極強,原產于美國加州海岸地帶。20世紀初,新西蘭的原始森林在長期大肆砍伐燒荒辟為牧場農田之后,面積急劇下降。后來,新西蘭開始引種輻射松并獲得成功。如今,新西蘭的輻射松人工林面積在全球遙遙領先,成為松木出口大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另一個名字來稱呼它——“新西蘭松”。現在,中國已是全球新西蘭松的第一大進口國,我國四川、云南、湖北等地的新西蘭松試種區漸已郁郁成林。
簡析新西蘭松引種對我國四川、云南、湖北等地生態環境改善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使“美麗中國”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新詞。但城市垃圾使“美麗中國”成為尷尬的場景。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大,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場、焚燒廠、堆肥廠及其它方式,目前處理能力約占總量的80.3%。
材料二 我國采用垃圾焚燒發電的方法來處理城市垃圾,但遭到有些人反對,有些居民去問責當地城市管理委員會。
(1)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法采用填埋會在哪些方面影響中國的“美麗”?
(2)如果你也是持反對意見的居民之一。說明反對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