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位于澳大利亞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巖(下左圖),是一塊巨大而完整的花崗巖體,大約在25億年前形成。經過日積月累的風雨沖刷和早晚劇烈的溫差變化,漸漸地被侵蝕成波浪的形狀。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左圖波浪巖與右圖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中數字表示的巖石類型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波浪巖的形成過程依次是
A.固結成巖—風化剝蝕—侵蝕搬運—地殼抬升
B.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巖漿侵入—風化剝蝕
C.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侵蝕—外力搬運
D.侵蝕搬運—巖漿侵入—地殼抬升—固結成巖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半球某假想陸地的一部分,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地的氣候類型可能是( )
A.熱帶季風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氣候D.熱帶草原氣候
【2】關于丙地氣候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全年高溫多雨,降水充沛
B.全年溫和多雨,降水均勻
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熱同期
D.冬寒夏熱,干旱少雨,且氣溫日、年較差大
【3】在乙氣候的分布區,有嚴重大氣污染的工廠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區的 )
A.西南面B.西北面C.東北面D.東南面
【4】下列與上圖中丁地氣候特點相匹配的數據資料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質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標志,一般土壤有機質含量為5%。左圖為我國東部某地土壤剖面圖,右圖為該土壤有機質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1】關于該地表層土壤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地表枯枝落葉多,有機質含量 B. 人工增施有機肥,有機質含量較高
C. 受流水侵蝕作用,有機質含量較低 D. 氣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機質含量低
【2】【2】針對該土壤的特性,該地宜采用的農業技術是( )
A. 免耕直播 B. 深耕改土 C. 大棚溫室 D. 礫石壓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
材料一:《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指出,我國西部地區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注重開發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術開發水源,在嚴重干旱地區模擬“人造山脈”,進行人工增雨雪。二是發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個省區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僅解決了部分人的飲水困難問題,而且還為農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
材料二:“水循環示意圖”。
(1)發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對水循環的________環節施加影響。此項工程的好處主要________________。
(2)水循環各環節中,能夠對H環節直接產生影響的是________環節,能夠使H環節的水量增大的條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代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夏季風的是________環節。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南水北調工程與________環節關系最密切。
(4)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質,請對當地農民的傳統習慣提出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新疆的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河水補給占入湖水總量的94.8%,蒸發占出湖水總量的60.45%,蒸發總量有上升的趨勢。湖區水位季節變化很大,但近年有減小的趨勢。湖區內湖陸風現象較顯著(湖陸風是在較大水域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天氣現象)。多年平均數據顯示,博斯騰湖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為11~12時,比冬半年提前2小時左右。下面為博斯騰湖區域圖和湖區湖陸風風速月變化圖。
(1)根據材料,找出博斯騰湖湖陸風最弱的季節,并分析原因。
(2)說明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3)試分析在湖邊大規模興建城市對湖陸風的影響,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樹木是活的檔案,樹千的年輪不僅記錄了它“出世”以來周圍環境的變化,而且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然、預測未來。學者們采樣研究了額濟納旗的胡楊林。圖甲示意了采樣點的位置,圖乙是采樣點氣候資料。
學者們在對胡楊的研究中發現,年輪的寬度與當年3月平均溫度顯著相關(胡楊正常的生長季為4-9月)。
(1)闡述3月平均氣溫高,利于胡楊生長的原因。
胡楊從根部萌生幼苗,老齡葉片厚,表面有蠟質層。一棵胡楊不同年齡葉片自下而上呈漸變狀態。
(2)結合胡楊樹葉形態,說明其適應的氣候特點。
胡楊入秋葉色金黃,是優良的彩色葉樹種,來自我國廣東省的游客在游覽完額濟納旗美麗的秋色(如下圖)后,想在自己家鄉引種胡楊。
(3)對他的想法,請給出你的建議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南地區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對該地區地質災害多發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位于板塊交界處,現代地殼活躍B.地形復雜,山體坡度大
C.降水集中,多暴雨D.氣溫日較差大,巖石破碎
【2】人類活動也可能誘發地質災害,如破壞植被最可能誘發( )
A.地震B.泥石流
C.滑坡D.塌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地山體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堰塞體垮塌后可能會淹沒下游沿岸居民點.可快速確定需要轉移人口區域的技術是
A. 遙感( RS) B. 地理信息系統( GIS)
C. 全球定位系統( GPS) D. 北斗導航系統(BDS)
【2】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丁>乙 C. 乙>丁>丙>甲 D. 乙>丙>甲>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索科特拉島南坡某地氣候統計圖,圖2是索科特拉島位置圖,圖3是龍血樹照片。
材料二:索科特拉島北岸平原狹窄,南岸平原較寬。內陸為海拔約200-600米的哈吉爾山,呈東北-西南走向,幾乎橫跨全島。龍血樹是索科特拉島上的獨特植物,其枝葉上翹,密集地形成一個傘狀樹冠,形似漏斗(如圖3所示),龍血樹樹干和樹枝厚實而粗壯,葉片為蠟質。
(1)據氣候統計圖判斷,該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氣溫年較__________。請分析島嶼南坡該地降水特征的成因。
(2)分析龍血樹的形態特征如何適應索科特拉島的水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