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所示M區域(陰影區),三十多年前曾經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如今已變成可以實施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世界新糧倉,有巴西“谷物帶”之稱。據此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M區域中部地帶年降水極少的月份多出現在
A. 4—5月 B. 7—8月 C. 9—10月 D. 11—12月
【2】農業科研人員在改造M區域不利生產條件時,可能采取的有利措施是
A. 開挖運河,擴大河水灌溉面積
B. 平整土地,修筑不同規模梯田
C. 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機肥
D. 綜合規劃.作物播種收割統一
【3】近年來,M區域的很多農田生產實施了作物種植與牧草畜牧(牛)交替進行,此舉的有利作用不包括
A. 擴大機械化生產規模 B. 避免農田生態退化
C.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D.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答案】
【1】B
【2】A
【3】D
【解析】試題分析:
【1】從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看,圖中M區域位于巴西的東南部地區,為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高溫少雨。7-8月為南半球的冬季,為該區域降水少的月份,B正確。
【2】M區域位于熱帶地區,氣溫高,降水較多,土壤酸性強,有機質分解較多,需要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機肥,C對;M區域位于巴西高原上,地表較為平坦,不需要平整土地,修筑梯田,B錯;圖中信息顯示,該區域的河流數量較多,不需要開挖運河,擴大河水灌溉面積,A錯;M區域面積較大,生產的自然條件和作物種類不同,很難做到綜合規劃,作物播種收割統一,D錯。
【3】農田生產實施了作物種植與牧草畜牧(牛)交替進行,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D可;可以保持土壤肥力,避免農田生態退化,B可;保持地表植被覆蓋率,同時牧草放牧,減少機械化程度,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C可;實施了作物種植與牧草畜牧(牛)交替進行,會降低機械化生產規模,A不可。因此,答案選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地形對公路選線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道路在陡坡上應盡可能地穿越等高線
B. 山區中的道路應取直線
C. 山岳地區應優先選建公路
D. 平原地區選線時,應盡可能地避開居民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地球公轉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二分二至4個節氣在地球公轉軌道上所處的位置,圖乙是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當地球運行到⑤位置時,長沙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晝夜長短的變化趨勢是 。
(2)當地球位于⑥位置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正處于圖乙中的 階段(從a、b、c、d中選擇填空)。
(3)當地球運行到③位置這一天,北極圈的晝長比赤道 (多或少) (幾個)小時。
(4)當地球運行至①位置時,地球上 (范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
(范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內蒙古半干旱地區某學校的課外活動小組,為了研究不同厚度的積雪融化后對牧草生長量的影響,選了一塊試驗地。根據積雪厚度來設計,設計了同面積的兩種樣地和一個對照樣地。樣地A:積雪厚度30cm;樣地B:積雪厚度10cm;對照樣地:無積雪區(通過人工處理)。下面為一段時期的實驗結果對比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在圖示時段內,各樣地的地上生物量的增長
A. 4月20日牧草開始快速生長 B. 5月1日前牧草生長緩慢
C. 牧草的生長速度前后一致 D. 牧草的生長速度先慢后快
【2】根據試驗可以得出
A. 牧草的生長速度與積雪厚度關系不大
B. 不同積雪厚度的牧草的累積生物量最終相當
C. 在5月1日前,樣地A的牧草生長快于樣地B
D. 在5月6日后,積雪地的牧草生長快于無積雪區
【3】推測半干旱地區積雪對牧草發育的好處主要是
A. 積雪保護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B. 積雪反射太陽輻射而氣溫升高
C. 積雪融化能改善土壤水分 D. 積雪融化能補充土壤養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部某日海平面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 該圖表示___(填1或者7)月份的氣壓分布情況;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特點是_____。
2) 比較②、③兩地風力大小并解釋原因。
3)描述④地即將發生的天氣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西藏的墨脫縣位于喜馬拉雅山區。2010年12月15日,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貫通,結束了墨脫縣不通公路的歷史。修建墨脫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改變墨脫的生態環境 B.加強墨脫與外界的聯系
C.保持墨脫經濟發展的特色 D.促進墨脫的產業向外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The directors have a meeting every Friday ______ there is nothing to discuss.
A. unless B. because
C. when D. i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氣受熱過程圖,完成下題。
(1)圖中 ②、③、④所表示的輻射分別是:② ;③ ;
④ 。
(2)圖中⑤表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 作用,大量火山噴發物可能會導致 (填數碼)增加,從而使全球氣溫降低。
(3)大氣把地面輻射的絕大部分吸收,又以 的形式把大部分能量還給地面,對地面起到 作用。
(4)地面增溫主要來自圖中的 ;大氣受熱主要來自圖中的 。(均填數碼)
(5)人類通過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能使圖中變化相對明顯的是
A.①增強 B.②增強 C.③減弱 D.④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